23. 第23集《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大黄书】地址:dahuangshu.cc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二面,我们讲到丁四:利益。那么这一科是说明菩提心来修习六度所成就的功德利益。那么佛陀出世以后,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人生观,所谓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所以佛法是认为:因为因缘的生灭,所以我们的生命就产生不断的变化。那么到底什么是因缘呢?它能够去掌控我们生命的生灭变化?从唯识的角度,生命的主要因缘就是我们心识的活动。

那么心识的活动在唯识当中,古德把心识的活动开出三种心识,所谓的异熟、思量、了境这三种心识,这三种心识的交互作用,就产生人生不断的生灭变化。那我们研究唯识学的时候,你在这个三个心识要找到一个根本。所有心识的根本就是阿赖耶识,因为它把我们无量的过去跟现在,做一个拢总的摄持:第一个它摄持我们的过去;第二个它接受我们现在的熏习,这个很重要。

也就是说过去要变成未来,必须经过现在。你有可能过去就代表未来,有些人是今生毫无作用,他的人生对他整个因缘来说,是毫无任何价值,所以他的过去就直接等于未来,他前生是怎么样,他来生就怎么样。但是有些人他学佛以后,他过去不等于未来,因为他今生强大的熏习的力量出现了。那么这个熏习的力量,有两种力量会影响你的第八识:

第一个就是你的第六意识的熏习,这就是所谓来自善恶业力的熏习。我们第六意识的思考模式,有时候起善念,有时候起恶念,那么就带动了身口意去熏习第八识,产生善恶的业力。那么第六意识的熏习主要的来自于、决定于我们的一种人生的善恶业,也就是来世的快乐跟痛苦,就是业力的熏习这一块。

第二个来自于第七意识的熏习,这种“恒审思量我相随”,就是我们心中的我执所推动的那种攀缘跟爱取。这个就没有善恶了,你攀缘一个东西,你执着一个东西,这个没有什么善也没有恶,但是它会加强你轮回的力量,要小心。所以这一块的熏习,就决定你的轮回的力量。

所以整个唯识学的因缘观,主要是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第一个善恶的业力;第二个是生死的轮回。就是第六意识去熏习第八识,第二个是第七意识去熏习第八识。那么因为这两种熏习的不同,就创造了你来生的各式各样的果报:有些人会活得快乐,但是他的生死业力很重;有些人他虽然活得很痛苦,但是他的生死业力相对比较轻。所以因为第六意识的善恶的熏习,跟第七意识的我爱执的熏习的不同,就创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生观。

那么现在我们从过去即将面对未来,那么今生是很关键,你是怎么熏习你的第八识?

从净土宗的角度,你必须掌控两种的熏习:

第一个赶快改造你的业力,尤其是在第八识当中有重大的罪业,透过忏悔的熏习:忏悔、皈依、发愿。净土宗的修行者,你绝对不允许在临终的时候罪业起现行,这对你是非常不吉祥,临终你的罪业起现行,你就很难往生了。因为你的色身不断的干扰你、刺激你,你很难生起正念。所以我们希望我们临命终是相对安详的——“愿我临终无障碍!”我们希望是在一种很平和的、没有一种色身的伤害刺激的情况之下保持正念,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罪业,把它忏除干净。忏除干净的原则只有一个,叫做断相续心。我们对于罪业,就是你不能再相续了,就这个原则而已。尤其是杀盗淫妄的罪业,你透过你的忏悔以后,你从今以后永不造作,那么虽然这个业种子没有消掉,但是保证临终它不会得果报,它不会干扰你了,因为你这个业沉淀下来。

诸位,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不能是一个活络的业力,不可以!带业往生它必须是一个沉淀的业力,就是它的相续心被你破坏,它这个运转的功能被你破坏了,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要检讨我们身口意当中,哪些罪业还在相续的,这个地方你赶紧要处理,这是第一个,业力的熏习这一块,我们透过忏悔、皈依、发愿,把这个罪业给调伏下来。

第二个就是来自于颠倒的熏习,就是我执产生的攀缘跟爱取。那么这个地方在唯识,它是用调伏跟引导两种力量的作用:一方面修习空观的无分别智,告诉我们其实你人生毫无所得,我们人生只是在受用一种生灭的影像,你不可能从今生带走任何东西的,所以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去分别,该是你的它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你打妄想也没用。所以你透过这种无分别智的时候呢,你就放弃了攀缘,你会把心,专心的放到来生去了。

修行人的成功很重要就是:你必须把今生放弃!因为你的精神体力,刚好值得你做一件事情而已。我们很难去攀缘今生,又去专心的去规划来生,很难的,因为你的精神体力有限嘛。你透过你的这个上班、休闲,你剩下的时间,刚好能够做一件事情而已,所以你必须要把心正确的引导到来生去。

净土宗它的人生观只有一个:为了来生而活!你必须把你对今生的攀缘的心,全部收回来,完全把心皈依到来生去,你就成功了。虽然来生还没有出现,但是你必须要透过忆念,透过你的忆念,把你内心的能量全部导到来生去。这样子你对今生的颠倒相对降低,临终的时候它也不可能起颠倒,因为你的心的能量,已经成功的移到来生去了,你不可能去回顾今生了。临终最可怕的就是回顾你今生,人生不堪回首,这个很重要,你临终的时候,只要你回头去看你今生,你就完了。临终只能够向前看,不能向后看,所以临终的时候,往事不堪回首,因为你只要回忆过去,你就跑不掉了。

所有临终往生的人,一定是背水一战,他心中想的只有来生,他把今生完全放弃了,这种心态才可能会往生的,叫做“一心归命通身靠倒。”所以我们在净土宗,你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两件事:第一个业力的调伏;第二个思想的调伏跟引导,这个我们前面讲过很多次了。

那么我们现在谈谈菩提心,当然引导有两种引导,一个正确的往生的人,他的心态:长远的目标是引导到成佛;短期的目标是引导到往生,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假设我们今天已经把今生放弃了,反正今生它是一个成熟的水果,我们现在要的是,好好的去播种来生的种子。它这形成一个水果了,它已经很难改变了。

丁四、利益

分二:戊一、世间利益。戊二、出世间利益。

那么当然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开始修六度的时候,那么这样子对我们的今生、来生,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我们来看看,由菩提心所引生的两种利益:第一个世间的利益;第二个出世间的利益。我们先看第一个世间的利益。好,请合掌:

戊一、世间利益

【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大生摄故,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

那么我们今天发了一种成佛的愿力,那么这种愿力发了以后,去修习六波罗蜜,那么这样子对我们来生,有六种的利益:

第一个富贵摄故。就是菩萨透过布施,会使令我们未来的因缘资财丰富,生活的这种资具跟财富非常的丰盛,叫做富贵摄故;

第二个大生摄故。那么这透过持戒,使令我们成就尊贵的种姓,我们会生长在一种尊贵的家族,受到别人的尊重、赞叹;

第三种是大朋大属。这个“朋”,就是很多的朋友、很多的亲属,因为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修无诤三昧,跟别人都保持一个和合无诤、避免对立,所以他就修忍辱的关系,所以得到很多朋友眷属的帮助;

第四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菩萨的因地的精进,他在未来的生涯当中,能够成就广大的佛法的事业,因为他绝不放弃;

那么“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菩萨因地的时候,由菩提心来摄持禅定的缘故,他来生的因缘,他的烦恼轻薄。那么他对这种各式各样的这种妄想,也特别的轻薄,不是说没有,因为他还是凡夫嘛,但是他因为经常修习这个专注的“止”,经常有这种定课,功课的摄持,心中有这个法的摄持,他的妄想轻薄;

最后一个“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菩萨因为在因地的时候广学多闻,所以他对这个工巧、还有这个声明,还有很多的因明的逻辑,这种善巧方便,他也是有他的一定的摄持。

那么这个地方的世间利益,当然世间的福德力,它共于凡夫、共于外道的。但是菩萨的地方,菩萨的福德力跟外道凡夫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前面说过,你发了菩提心在修习善法的时候,因为你是有愿力,所以你的心就像大地一样,大地它能够不断的生长草木。它这个草木,你看一个草木,你把这个花,把它剪掉放在花瓶当中,它不可能生长,它只有不断的凋零;但是你把这个花,你把它种在大地当中,它得到泥土的这个阳光矿物质的滋润,它不断的增长广大,那说明什么事呢?你发了菩提心去做善法,你未来得果报的时候,是特别的坚固,不可破坏。

你看我们世间人很多人有福报,但是有些人的福报是很脆弱的:他小时候很有福报、长大有福报,但是中年以后他的财富被破坏,他的尊贵的种姓被破坏了;但是有些人的福报,他小时候福报很大、长大福报也很大、晚年的福报也还是很大,乃至于生生世世的福报都很大,因为他因地的时候,是发愿去做这件事情的。

诸位,诸法因缘生,佛教的结果,跟你的过程有很密切的关系。两个人同样把一件事情做了,但是你用什么心态去做,这件事情是非常关键。如果你今天做了善法,是一时的感动,你看到这个人很可怜,刺激你的慈悲心,你去帮助他了,这是一种概念。那么由外境的刺激,当然你是针对性的,这个人一定跟你有缘,跟你是特别亲厚,所以你的所缘境不可能普遍;第二个你的心不是很坚定,你是在某种情况才生起布施的心。但是菩萨发的菩提心不是,他是形成一种强大的愿望,他随时准备修习善法,只要因缘具足他就表现出来了,所以他心中酝酿已久,就像大地一样,所以他得果报的时候,他特别坚固。

举两个例子,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当中,有两个福报是很坚固,在家居士的代表,就是须达长者。须达长者他不但把他的钱财,用黄金铺地买下了花园,他还亲自的监工。整个精舍快盖完的时候,他们家的钱花到连吃饭的米都买不起了,他没办法了,他把他们家唯一的装米的那个筒子拿去换了少许的米煮成粥。要吃的时候,由于这个佛陀跟阿罗汉弟子的现前,他又把所有的粥全部供养出来,那所以他得果报的时候,佛陀给他咒愿:说你从今以后,罪灭福生,永恒富饶。也就是说须达长者经过佛陀的咒愿,说这个人他虽然只是个初果,他离成佛还有很漫长的路,但是他的生命当中,他一旦得果报,不管是在天上、在人间,他绝对没有贫穷这件事情出现,不可能。因为他的福报已经有根了,他那个福报力,已经在他的生命当中生根了。我们的福报没有根,所以也是有时候有福报有时候没福报,那完全看业力来主导。

所以须达长者,我们可以合理的推论,他在修善法的时候,他是由愿力来推动的。他来行布施,他的重点不在布施,他认为这是他的愿望,他只是在实践他的愿望。他是怎么样呢?法法消归他的愿望——“万行一心”。

诸位,你用善念来修善法,这是一种因缘,那是一时的感动;你今天修善法是在实践你的理想,那又是一种因缘。你只是在实践你的理想,没有任何理由,那么你得果报的时候不可思议。因为你是在因地的时候,你用善根来修善,不是用善念,这是一个福报的代表,须达长者,他的福报是生生世世的相续下去。

第二个我们来看看佛陀的出家弟子,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本来是八王子,他出家以后所有财富都舍掉了。但他舍掉财富,并没有舍掉他的善根福报,他跟同参道友去托钵的时候,如果今天没有托到东西,托到空钵回来,他的钵只要往空中一抛,这个虚空里面的钵回来的时候,里面全部是蜂蜜,他可以把那个多余的蜂蜜分给其他人,如果不够再抛一次,这个福报到这种这种份上,你看,随心自在!这种人修福报都不是一般的心态,不是一般的善念,他们都是形成一种强大的愿望,这种的福报已经形成善根了。就是说这种善业已经在心中生根了,所以他这个福报力,是一种相续的力量,自然相续。佛陀说他不管白天晚上,他那个福德力不断的增长广大。

所以你要不发菩提心,你是非常吃亏,因为你修善法的时候你没有根,就像这个树没有根,所以你得果报的时候,你把它花完的时候

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来了,它不能产生一种辗转相续的力量。

诸位,你在研究唯识的业果这一块,记得一个原则:凡是善业一定要让它生根;凡是罪业绝对不能让它生根,不能有生根,变成恶根,就糟了,就是相续的关系。业力只有一个原则:相续跟不相续。罪业,你要把它的相续的观念把它切断;善念,你要让它不断的在心中不断的运转,就像机器一样让它run,不断的运转。那么你要让善念不断的运转,你只有一种情况,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发愿,你没有其它的情况能够让善念运转。

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就是说,我们虽然打很多妄想,但是你只要许下你的誓愿,你只要绝不放弃,你就可以把善的因缘在心中运转起来形成强大的善根。所以我们在发菩提心、修习六善法的时候形成了六种善根:富贵的善根、大生的善根、大朋大属,乃至于善巧方便,这种六度的善根,而且你是尽未来际的受用,这是第一个,当然这个是世间的福德力。

我们看出世间的利益,第二个:

戊二、出世间利益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

那么前面是讲到世间的福报,那么这个地方讲到出世间的善根,前面是讲世间的善根。那么出世间的善根说这个人,他有什么好处呢?

“胜生无罪”。就是说菩萨如果说他万一他没往生到净土去,或者他还没成佛,还没有成就圣道,他还是一个凡夫,那么他成就这么广大的富贵的果报的时候,他不生起颠倒的妄想,不会放逸。也就是说他的心跟福报接触的时候,他不会产生烦恼跟罪业的过失,乃至于在成佛之前,他在受用福报的时候,他会有所克制、有所节制,这第一点这就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个他跟众生接触的时候,他经常能够有各式各样的方便力,能够“现作一切有情义利。”“义”当然是出世间的解脱,“利”就现世的安乐。他总是有办法让跟他有缘的众生,得到世间的利益乃至于出世间的功德,他有这两方面的善巧方便,其实这个是很重要的,“胜生无罪”。

诸位,印光大师他提醒我们,如果你没有成就一个菩提心,你也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你最好福报不要太大,因为你第二生一定会放逸,因为你没有菩提心、没有愿力的摄持,你修善的时候你是用自我意识来修善,你是用有所得心来修善,你一定会对这个善法有所期待,你一定会有的。凭什么大家都去休息了,你偷偷跑去扫厕所,凭什么?你就心想:好,我今生受尽了苦难,我一定要修善,让我来生得到自在,你这个就是有所得心了。所以你一旦没有发起菩提心的人,没有求往生的人,他心中的福报力,一定是锁定了娑婆世界的有漏的福报,那么你因地的时候修善,你心中就打这个妄想,你糟了,来生果报现前的时候,你一定会放逸。因为你因地造业的时候,就做如是思惟、做如是规划的,你就是准备要来受用了。所以福报现前,你要没有强大的愿力的引导,你的放逸的结果,你第三生就堕落了。

所以你修善的结果,你第三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然这个地方不是善业害了你,是你没有用菩提心来摄持善业。所以你没有菩提心所摄持的善业,不但是脆弱、容易破坏,它还会引生很多的后遗症。一个人会造重大罪业,都不是福报差的人,他造不出重大罪业的。当然你发了菩提心以后,你的福报是多多益善,因为你得到正常的引导摄持吧,他能够正确的把这种水流的力量,往净土的地方引导、往佛道的地方引导。

我们举一个例子:天台智者大师。天台智者大师他这世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他这一生出世的时候,他生长在一个梁朝,他爸爸是梁朝的做官的,做大官的。所以这个古时候的大家族,这儿子出生的时候,那是后继有人,大家就欢天喜地的要庆祝,就杀鸡、杀猪要庆祝。但是很奇怪呢,他们家的仆人,在杀鸡杀猪,要烧水的时候,它的火一生起来就有一阵风吹过来,把它吹熄灭了,第二次也吹熄灭了,第三次吹熄灭……后来终于这种杀鸡、杀羊的事情,就不得成就了。

诸位,我们现在比较关心的就是说:为什么他们在起火的时候,会吹起那一阵风,那阵风怎么来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唯识学概要》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唯识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唯识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唯识学概要》最新章节。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简介:【绝世枭雄VS清冷美人】梁朝末年,山河飘摇、胡人铁蹄南下,自此开始长达百年的乱世,文化断层,史称“胡马之乱”。漠北王拓跋骁,汉胡杂血出身寒微。十六岁横空出世......

拭微 连载 8万字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诺顿·萨格一直以来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地主富豪,有个大地盘,让很多人靠着他吃饭,再请几个秘书,雇一群小弟,有事作威作福,无事看舞听曲...凭借着穿越带来的‘北斗神拳’外挂,他觉得不是问题。只是运气有点不好...去当种地王,颗粒无收。去当钓鱼王,天天空军。保镖王、赏金王、佣兵王...统统不行!那只能去当海贼王了!

爱吃咸鱼的老虎 连载 210万字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简介:【复健期,手速很慢,作者身弱,且家中康复期病人需照顾,初步定为每周更1~2章】【下本开《(美娱)好莱坞女王》或者《重生华娱做女导》,以创作感觉为主,什么有感觉写什么,重点一提,可能换书名......

赵今 连载 5万字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998 全本 9万字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言情] 快穿之拒绝小白花 陌梓筠
[言情] 系统之女配攻略 天昏地暗
[言情] 野生动物的日常 风享云知道
[言情] 囧死个人了 何书
[言情] 卡亚那的树 白色向日葵
[言情] 白莲花,给公主跪下! 红姜花
[言情] 鸡夫夫(ABO) 精分柚子茶
[言情] [斗罗]烨火 木陵紫轩
[言情] [综穿]完美执事养成系统 冰魄娃娃
[言情] 海贼王之镜花水月 高冷的羽毛
[言情] 综漫:神之征途 不知火
[言情] 竹林深处是我家 柳凤如
[言情] 妹妹的时间 琉璃绝迹
[言情] 开封犬游记 黑白喵
[言情] 快穿女配拯救系统 宜轻游
[言情] (快穿)逆袭吧,女配 彩色蝴蝶
[言情] 芙爱维尔海的人鱼 我只是个代发
[言情] 重生之朗朗星空 j112233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4-15 20: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