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15集《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六面,我们讲到

丙二:依唯识性发明空性

分三:丁一、引颂述义。丁二、问答释疑。丁三、唯识正义。

我们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一个佛力加持的法门。也就是说一般的圣道门,当他的心跟法接触的时候,只有两种力量——就是心力跟法力。那么我们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除了心力、法力以外,多了一个力量——就是佛陀的摄受力。那么净土宗当我们在念佛的开始,我们的生命就受到弥陀光明的摄受,那么这当中我们要受到弥陀光明的摄受,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蕅益大师说,我们必须要转他成自。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已经成就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把他的功德成功的把它转化成我们自己的功德才可以。

那么转他成自的关键呢,就在感应道交四个字了。

有些人提起佛号,是可以得到弥陀光明的摄受,有些人提起佛号,是不一定能够得到弥陀光明的摄受。那么我们必须在念佛的当下,我们那个明了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要能够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这是一个关键。

感应道交从净土宗来说,有两种差别,一种叫做平时的感应道交,一种叫做临终的感应道交,这两个内涵是不一样的:

我们平时的感应道交:

主要的主角是第六意识,所以我们第六意识提起佛号的时候,完全是一种信仰的心,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所不在,我们更相信阿弥陀佛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我们。所以当我们遇到灾难的时候,我们无助的时候,我们用一种信仰的心,对阿弥陀佛的圣号,一心归命通身靠倒,欸,就把弥陀的功德给启动了,这个时候消灾免难、趋吉避凶。

所以平时的感应道交,是发生在第六意识,你那一种很坚定的信仰,去跟弥陀的本愿功德感应了。但是平时的感应道交呢,它能够解决我们生命的一小部分的问题,它不能够解决我们生命整体的问题,不可能。就是你的生命当中突然间有什么灾难,有什么障碍,它把你给突破了。所以平时的感应道交容易做到,但是对你的生命的影响层次有限,因为你生命的本质、轮回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所以净土宗所有修行者最终的目的,是追求临终的感应道交,因为它牵涉到生死问题了。

那么临终的感应道交的问题就复杂了!

因为它除了第六意识以外,它多了一个第八识,我们无量无边的过去的生命所留下的力量,当我们要处理生死问题的时候,第八识就出现了。临终的时候,所以你临终的时候,你不是第六意识一时的宗教情操,一时的信仰而已,你必须成功的把第八识所有的力量,都能够达到顺从本愿。

我想我们今天会来到三界流转,我们阿赖耶识的业力,肯定是不顺从本愿的,我们一定是顺从生死轮回嘛。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死亡到来之前,要调整自己的阿赖耶识的力量,做好临终的准备。往生的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临终的时候,把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阿赖耶识现前,它不能障碍你。就是阿赖耶识里面所有的种子,都是跟弥陀的功德是随顺的。虽然你没有断,但是你有办法把它调伏、引导,跟你所规划的、所发愿的净土的功德是一致的,你就成功了,就带业往生。你要把业带走之前,你必须调整它的方向。如果它的方向是跟你背道而驰的,你带不走它的,它把你带走。

所以净土宗呢你一旦要离开生死,你就必须面对阿赖耶识了,你迟早要面对的,因为临终的时候阿赖耶识一定要现前。那么这个时候,从唯识的角度,我们面对我们阿赖耶识要处理两个问题了:

一个是业力的问题;

一个是思想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第一个让你所有的业力顺从本愿;第二个让你所有的思想顺从本愿,要做两件事情。

当然我们先处理第一件事情,容易做,就是处理业力的问题。我们所有人都希望临终提起佛号的时候是愿我临终无障碍,不要忽略了业力的力量,虽然我们临终是靠正念,是靠念力往生,但是如果你把罪业弄得很强大,你临终是障碍重重,你很难提起正念。所以我们一定要先透过忏悔、皈依、发愿,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

第一个:忏悔

你一个净土宗的人,如果你要处理你的业力,你要勤修忏悔。对于我们过去生所造的杀盗淫妄,对于今生所造的杀盗淫妄,我们要在佛前至诚的修忏,发露自己的过失。你也可以拜八十八佛,你也可以专拜阿弥陀佛,关键是要以惭愧心,用惭愧心来面对业力,这是第一个:忏悔法门!

第二个:皈依。

我们要有一定的功课,来跟阿弥陀佛好好的修皈依,让佛号能够在我们心中产生专一相续的力量。因为你临终的时候,你不知道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到来。所以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佛号在你的身口意当中,要有一定的相续,要净念相继,直到阿弥陀佛现前之前,你这个佛号,心中要能够一段时间的运转。所以你必须跟阿弥陀佛很熟悉,我们不一定要追求念佛三昧,但是,至少这个佛号跟你是很相对熟悉的,在你的身口意的运转当中,你这个佛号带起来是相对比较顺畅的,是个很习惯性的: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所以你平常要训练这种跟佛号的一种皈依的力量。

第三个:发愿。

就是要严持净戒,忏悔是针对过去,发愿是针对未来,好好的遵守佛陀的戒法,避免身口意的过失。所以这个忏悔、皈依、发愿,就是让我们过去的罪业,让它沉淀下去,让它不能构成往生的障碍。

所以顺从的意思就是:让善业得到启发,让罪业得到沉淀。你必须在临终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想办法透过忏悔、皈依、发愿的事修,每天做功课,想办法让你阿赖耶识这个大海水当中的业力沉淀下来。

第二个让你所有的布施、持戒的善法、善业的力量增长广大,因为善业会帮助你往生,它跟弥陀本愿的功德是相随顺。所以我们要达到往生的正念,第一件事情你要处理你的业力的问题。当然最重要就是思想问题,你要能够做到,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个思想的改造就是最关键,我们一个正常人,没有经过佛教的训练教育之前,我们临终一定起颠倒。因为你平常是起颠倒的,所以临终,只好起颠倒,因为它是等流性。所以不起颠倒,它不是自然,你要加以教育、沟通来引导它。所以我们在透过忏悔、皈依、发愿,慢慢把罪业调伏了以后,现在要做的就是开始去引导我们的思想,让它顺从本愿,不要再顺从娑婆世界了。

那么我们在讲到这个思想的教育、思想的改正,我们提出了三个重点:

第一个、[空性的教育];

第二个、[菩提的教育];

第三个、[净土的教育]。

就是三种的观照,透过观照空性、观照菩提、观照净土,我们必须把思想让它跟净土的功德是相随顺的。当一棵树它平常的生长方向,是往西方去增长,你把它砍掉以后,它很自然的往西方倾倒;当一棵树平常是往东方生长的,它突然间死掉以后,这棵树一定往东方倾倒。所以我们不能够忽略我们平常的心念,因为它对临终是有一定的影响力量。所以我们在透过前面的业力的引导,现在开始讲到思想的引导。怎么把我们这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把它做一些调整,让它能够顺从本愿,那么第一件事情就是:观照空性。

好,我们看讲义,那么根据唯识的体性,来发明空性的道理,这当中有三段:一、引颂述义。我们先引用天亲菩萨的《三十颂》的偈颂,来发明唯识的空性是什么意思;第二个我们提出一个问答,来解释这当中的疑惑;第三个做一个总结,把唯识的空性的正义,把它开显出来。

我们看第一段引颂述义,引用天亲菩萨的偈颂来发明空性的道理,好,请合掌:

丁一、引颂述义

【上来所示唯识相,乃缘起之色心等诸法之差别事相,名依他起性,此中言唯识性者,乃一切缘生诸法之实性,名圆成实性。】

这个地方的第二句话那个言唯识相,这个相是打错了,要改成言唯识性,佛性的性。

好,我们先简单的把它消释一下。我们前面讲到唯识相,就是心识所变现的这些各式各样差别的影像,有这个富贵的影像、有贫穷的影像、有庄严的影像、丑陋的影像,各式各样的影像,那么这个都是阿赖耶识的业力变现的。那么这些影像是怎么来呢?是透过因缘的力量,这个因缘当然指的是善恶的业力所变现的色心诸法,这种差别的果报相,那么这种叫依他起性。这个他就是众多的业力,众多的因缘的业力,所成就的一种体性。那么唯识相它是可以去感受的,透过你的眼睛、鼻子,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产生快乐、痛苦的感受的,这个就是依他起性。那么现在我们讲到这个相状的背后的本体叫唯识性,是一切缘生诸法的真实体性,叫圆成实性,是一种圆满真实的功德。所以在这个相状的背后,它的一个本来面目,它的一个真实体性叫做唯识性。那么唯识性到底是指什么呢?就是说这么多的假相,它的背后的真实的功德是什么?我们来把这个偈颂念一遍:

如《唯识三十颂》云: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我们一般人都是用六根,我们一般人的特点就是活在直觉。我们一般的生命现象,就是把生命完全跟着我们的感觉来引导我们,就是六根接触六尘,产生的感受。如果是给我们快乐的感受,我们就去追求;如果是给我们痛苦的感受,我们对这个人事就排斥。所以我们一般人所认知的生命,就是在这个相状里面打转,但是这样子是不好的。我们应该把这个相状,按照佛陀的意思把它剥开来,看看它到底这些相状的背后是什么呢?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其实这个相状的背后,有一种很殊胜的珍宝我们忽略了,我们太急于去感受外在的东西,我们只是去品尝人生的表相,我们忽略了这个表相的背后,有一个很殊胜的摩尼宝珠,就是此诸法胜义,这是一切表相背后的一种殊胜的义理、殊胜的功德,是我们一般生生世世所忽略的。那么这个是什么呢?就是真如的功德。这个真如的功德有什么好处呢?

[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这个功德是你得到以后,你永久不会失掉的,你可以永远的解决你痛苦的问题,这个就是唯识的实性。它是你生命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根本功德。《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人太重视感觉了,我们急着去品尝人生的快乐,享受人生,所以我们把所有的精神体力,都在品尝人生的表相。我们希望透过这个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刺激我们的六根,来创造我们一时的快乐,然后就好了,我们一般人是这样子,你今生活得快乐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把人生的追求放在表相上,就失去了去了解这表相的背后是什么?还有更美好的东西,一种真实圆满的功德,这一块被我们忽略了。

我们来看看,那么这个真实圆满的摩尼宝珠,到底是怎么回事?好,我们往下看:

【《识论》释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亦言显此复有多名,谓名法界及实际等,如余论中,随义广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洞中避难所》《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书包中文网】《空想具现的大贵族》《临安不夜侯》《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微信读书】《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穿越九九】《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大黄书【dahuangshu.cc】第一时间更新《唯识学概要》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唯识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唯识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唯识学概要》最新章节。
不装了,我是武神
不装了,我是武神

-正文完结,番外施工-当顾承意撕裂虚空,成为千百年唯一一个飞升之人时,他以为等待自己的会是新的挑战。然而睁开眼,见到的却是繁华的现代都市。——原来自己原先身处的世界,不过是一款游戏,而他只是游戏内的一名NPC。顾承意:毁灭吧,累了。顾承意彻底放下执念,开启了自己的摆烂人生。以前没有享受过的,通通都要享受一遍!在这个新的世界,他学会了追剧,玩游戏,炸鸡零食早晚不带停,昔日的八块腹肌也日渐平整……哦,

林风早 全本 4万字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每晚九点钟更新,完结文《虐文小可怜是怪物母巢》《我只是一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昏君》《灵气复苏后我和马甲们开启了工业革命》《祖传技能的各种应用[快穿]》在专栏中等待小天使临幸呀~顾有幸,人如其名,从小......

西莱斯特 连载 8万字

修仙女配谋长生
修仙女配谋长生

【各位小伙伴,近几天更新时间都会在晚上十点之后,小伙伴们等不上咱就转天一早看了,么么哒】【薇薇悄悄话:有CP哟!】【大长篇,故事娓娓道来,请君慢慢点评!进展慢,小伙伴们可以按需跳着读哟!】文案如下:修道十年,一次梦回,鱼采薇才发现自己是一本书里的女配。她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默默调整路线,继续砥砺前行。是女配又如何?她只管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重蹈覆辙又怎样?她一脚踏平,重铸康庄大道。誓要谋出一条无上

杨李涛涛 连载 31万字

替嫁高门
替嫁高门

简介:【高冷世子追妻火葬场】永安侯府的世子贺知煜和新皇演了一出君臣失和的戏,只为在他与孟氏的婚宴上拿下反贼。不知情的孟家怕侯府落难嫡女受委屈,慌忙推了养女孟云芍替嫁。大事落定,......

白月轻舟 连载 8万字

炮灰的人生2(快穿)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倾碧悠然 连载 955万字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4-15 20: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