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县昌黎书院。

这昌黎书院是整个昌黎县最好的书院,也是刘晋原先就读的书院。

刘晋所在的地方是北直隶永平府昌黎县,绝对是妥妥的属于北方,在明朝的时候,北方和南方在读书方面是有很大的不同。

南方文风鼎盛,文人才子辈出,浙江、江西、南直隶这三个地方从宋朝以来都是有名的考霸之乡,文人才子辈出。

在南方,各种各样的书院非常多,上到名扬四海的四大书院,下到普普通通的村塾之类的,不知道有多少。

但是在北方却完全相反,北方虽然有山东这个孔圣人的孔孟之乡在,但是文风比起南方来差了不知道有多远。

南方可能在很多的村子里面都有私塾可供良家子弟读书考科举,教书育人的先生、夫子也更多,水平也相对要更高一些。

可是在北方,私塾、书院非常的稀少,教书育人的先生、夫子也少,水平也比不上南方,想要读书就更不容易了,这昌黎县也是如此。

刘晋以前读书都是要到昌黎县县城的昌黎书院来读书,下河屯,乃至下河屯周围一带二三十里的范围内都没有私塾或者书院。

刘晋穿着棉衣,戴着棉帽,非常悠闲沿着书院的石阶一步步往上走,同时也是饶有兴趣的欣赏这个古代的书院。

书院依山而建,上山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这里远离闹市,非常的清静,单单就读书而言,倒是非常不错,有点苦修的意思在里面。

事实上在古代读书,绝对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寒窗苦读绝对不是形容词,而是最为真实的描写,刘晋脑海的记忆中就想起了以前来这昌黎书院读书时的一幕幕场景。

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来这里独自生活,每天围绕着四书五经,不是背就是写,吃不好、睡不好就算了,古代的私塾、书院的先生、夫子可不是后世的老师,要是不能让他满意,戒尺绝对不会有丝毫的留情,纵然是皇帝的儿子读书也绝对少不了挨戒尺的打。

往往被夫子、先生打了戒尺,连哭的地方都没有,古代的父母是绝对不会去找老师的麻烦,更别说还去打教书的先生、夫子了。

刘晋考到了秀才的功名,按照书院的规矩,刘晋可以不用留在书院读书,可以回家自行学习,专心准备明年的秋闱。

这一次过来昌黎书院,刘晋也是为了拜访自己的老师孙夫子,向他请教写字方面的东西,没有办法,刘晋自己练来练去,这字始终得不到系统的认可,完不成任务就没有积分。

没有积分就没有办法动用系统的各种神奇功能,就没有办法开挂了,没有办法开挂的话,这咸鱼翻身就难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唐老虎对自己虎视眈眈的。

刘晋的身后,赵二虎挑战担子,里面有刘晋准备的礼物,几十斤来自江南的上好大米,一匹棉布,10斤猪肉,还有几斤白糖、几斤晒干的枣子,林林总总,加起来花了刘晋好几两银子。

作为学生上门拜访自己的老师,这是绝对不能空手去的,更何况刘晋还有事要请教自己的老师,那更是要好好准备。

而且来自后世的刘晋也是很清楚,不管是这清高的读书人,还是下河屯村里面的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村民,大家都是人,是人都是要吃饭的,既然是要吃饭的,自己多准备一些东西总不会错的。

纵然是不看自己的面子,到时候总要看在这些礼物的面子上吧,对自己总是会多用心一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刘晋刚刚来到学院这里,一阵嚷嚷的读书声就传了过来,循声看过去,一间教室内,有十几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孩童正跟着一个夫子摇头晃脑的念着书。

“天天读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看着眼前的一幕,来自后世的刘晋也是忍不住摇摇头,古代的读书人,天天四书五经,几本书不仅仅要背的滚瓜烂熟,还要去看、去背比这庞大不知道多少倍的各种各样注解,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放在了几本破书上面,以前读书人提倡的君子六艺到了现在也只剩下最没用的东西了。

“华夏的落后就是始于此吧。”

刘晋的心里面这样想道,连读书人的思想都被禁锢的死死的,这普通人就更别说了,整个社会就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一丝的活力,没有一丝的创新,任何新的东西都会被排斥,科技的创新会被说成是奇巧yin艺,不落后于人才怪。

摇摇头,没有去想太多。

很快,带着赵二虎,刘晋就来到了自己老师孙夫子的住处,此时孙夫子还在上课,接待刘晋的是孙夫子的夫人温氏。

“学生刘晋拜见师母~”

刘晋非常恭敬的给温氏行礼,同时示意赵二虎将带来的礼物一一拿出来。

“来就来嘛,带怎么多东西做什么?”

温氏见刘晋带了很多的东西,这又是大米,又是棉布,还有肉的,林林总总,各种各样,顿时就满脸笑容的收了下来。

以前刘晋虽然束脩从没有少过,但是刘晋家里条件有限,除了束脩之外,其它的孝敬可就都没了,没想到这一次,刘晋竟然带足了礼物过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泼刀行》《满级老祖在人间》《伪装大佬那些年》《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制霸超级碗》《你们修仙,我种田》【小紫书

大黄书【dahuang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镇海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中华田园牛的小说《大明镇海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华田园牛并收藏《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柠檬213 连载 25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远征士兵 连载 388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鱼龙服 连载 249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小鱼的命运 连载 540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05 0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