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引火烧身的神像

大宋潜火队 李耳 加书签

《大宋潜火队》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

除了民居拥挤,汴梁容易发生火灾的第二个原因莫过于是香火太盛。

汴梁城内,佛寺有相国寺、上方寺等五十多处,道观有太乙宫、朝元万寿宫等二十多处,其余小的祠庵等又有几十处之多,此外这里还有拜火教、袄教的教堂。

更重要的,几乎家家都有神位,彻夜香灯。整个汴梁城,每天笼罩在香火之中。

其中哪个环节出了一点问题,风吹灯倒,恐怕就会惹火烧身。

百年来,汴梁城内很多出名的道观寺庙都已经消失了,皆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火灾烧了个干净,连丝毫遗迹都没有留下。

此时太乙宫里烟气已经漫出,香客们已经是沸沸扬扬,熙熙攘攘从道观里面涌了出来。

小道士们哪里还顾得了张择端?

李真金脑袋中的弦立刻紧绷了起来,撒腿冲了进去。

原来是太乙宫的偏殿起火,目前殿前的幡引像一条漫天飞舞的火蛇,绕在了偏殿柱子上,火势瞬间便扩散开来。

偏殿里已经是浓烟滚滚,殿内有一座玉石雕成的三清真神像。

三清真人是道教最高的三位尊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一般情况是在道观中,这三尊神像往往是同时摆放在大殿中。

唯独这个偏殿例外,仅仅摆放了一座太清道德天尊的玉石雕像,太清道德天尊一般叫太上老君,玉石雕像不大,半人多高。

至于为什么摆放在偏殿之中,道观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

这个太上老君大概是顽皮到顶了,据说他摆在哪里不出三个月,哪里就会起火。

因此兜兜转转,这位太上老君来到了太乙宫。

可太乙宫的道长也有些担心,又不能把老君送到荒郊野外,于是干脆把他摆到偏殿里,就算是起火,也不会影响太大。

没成想,果真又起火了。

道观的道士们纷纷拿来了水桶,可是水桶根本无法泼到高处,对火势丝毫没有帮助。

道长的脸都白了,对他来说这个太上老君像至关重要。

“想想办法,赶快把老君像搬出来。”

这尊玉石像是从内宫而来,也就是说当今皇帝派人亲自送到太乙宫的,这下要是出了事情,道长真不知该如何交代。

“搬什么神像,现在是灭火要紧,不然等火势扩散,烧到了主殿那还了得?更何况,大火要是困住了院后的灾民,谁来担当?你能担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捡垃圾》【头条书屋】《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异度荒尘小说网】《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首席医官》【重生小说网】《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希腊:宙斯让我做天后?

李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宋潜火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李耳的小说《大宋潜火队》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耳并收藏《大宋潜火队》最新章节。
大将
大将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大将书群1:162760719(普通书群)2:272676321红色帝国(VIP书群)需截图验证。

红色十月 连载 519万字

大奉打更人
大奉打更人

《大奉打更人》1-12册实体书已在天猫、京东、当当全平台发售。这个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术士。警校毕业的许七安幽幽醒来,发现自己身处牢狱之中,三日后流放边陲.....他起初的目的只是自保,顺便在这个没有人权的社会里当个富家翁悠闲度日。......多年后,许七安回首前尘,身后是早已逝去的敌人,以及累累白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卖报小郎君 连载 623万字

妻心似刀
妻心似刀

一次酒后归家,妻子的丝袜上居然

翩然烟雨中 连载 176万字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一朝重生到仙魔林立世界。在这个世界,普通人难以打破壁垒,一生将如牛马一般苟活。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了意外。陈澈还能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

水一更 连载 33万字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凡人修仙,风云再起时空穿梭,轮回逆转金仙太乙,大罗道祖三千大道,法则至尊《凡人修仙传》仙界篇,一个韩立叱咤仙界的故事,一个凡人小子修仙的不灭传说。特说明下,没有看过前传的书友,并不影响本书的阅读体验,但感兴趣的书友,也可以先去看看《凡人修仙传》,再来看本书哦。

忘语 连载 686万字

老子(无注释版)
老子(无注释版)

本书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

李耳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5-05-01 23: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