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以城为聘

我在元末种粮食 清九玄 加书签

《我在元末种粮食》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

翌日,天还未亮,秦苓君便早早起床,简单洗漱过后,出了屋子,准备去寨门巡视一下。

沿着寨道走了几步,忽然瞥见一道影子飞快窜过,喝道:“王大,一大清早的,鬼鬼祟祟做甚么?”

王大抱着一个火盆走了过来,苦笑道:“大寨主,属下是奉军师之命,给他添一个火盆!”

秦苓君愣了一下,奇道:“军师很怕冷吗?”

王大露出古怪的表情,道:“军师说他种的种子怕冷,必须严格控制温……什么的……”

“种子?”秦苓君更加好奇了。

王大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苦着脸道:“从昨天开始,军师就在屋子里堆满陶盆,种了一堆种子,昨晚一夜未睡,一直守在种子旁边,拿着根棍子测量温什么……我也陪了一宿……”

“走,你带我过去瞧瞧!”

秦苓君立刻改变了计划,张阳泉在她心中是个胸有千壑的读书人,这样的人突然关注农事,实在令她好奇。

山间昼夜温差颇大,此时天还未亮,太阳未升起,晨风中带着凉意,两人一进张阳泉屋子时,忽觉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秦苓君先望了一眼屋角的两个火盆,又看了看堆满一地的陶盆,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听说读书人都喜欢风雅,莫非这些陶盆中种的都是花草?

“王大,火盆不用拿进来了,温度已经开始上升,摆在门外就行!”张阳泉的声音从内室传来。

王大闷声答应一句,将火盆拿出去了。

秦苓君小心翼翼的从陶盆夹出的一条小道走进内室,只见张阳泉靠在床上,手中正在盯着根奇怪的“棍子”瞧着。

“军师……”她轻唤了一声:“你这是在做什么?”

张阳泉抬头一看,笑道:“大寨主来了,请坐。”将温度计收了起来。

秦苓君走到床尾坐下,望着张阳泉疲惫的表情,柔声道:“军师还需多多注意休息!”

张阳泉笑了笑,道:“昨晚是特殊情况,我必须记录清楚山寨晚上的最低温,也好方便控制温度。”

秦苓君细细琢磨了一下,倒也大约明白了张阳泉话中意思,游目四顾,道:“军师是在种植花草吗?”

“当然不是。”张阳泉正色道:“这些陶盆里面都是粮种和菜种,我正在繁殖育种!”

秦苓君呆愣了一下,道:“先生,农事交给寨民们去做就行,先生何必亲劳?”

张阳泉凝视着秦苓君,板着脸道:“大寨主,我能否问一句,你为何要做山贼?”

秦苓君脸色微红,目光低垂,轻轻道:“苓君知道,先生是读圣贤书的人,定瞧不过我等山匪行径,可若是不如此,全寨的人都很难活下去……”

“那如果大家能够自给自足,大寨主还想做山贼吗?”

秦苓君怔了怔,苦笑道:“若大家真能自力更生吃饱肚子,小女又怎会自甘堕落,带着大家做盗贼?”

“我也看出大寨主并非真心想做山贼,所以想了個办法,让大家可以自给自足!”张阳泉笑道。

秦苓君沉默了一会,摇了摇头道:“军师,我们之前也尝试过在山下结社(元朝时期的村子)种粮,结果被青衣寨把粮食都抢走了!”

张阳泉皱眉道:“官府不管吗?”

秦苓君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官府根本不允我们私自建社,缪大亨知道我们身份后,只恨不得抓我领赏,更不会帮我们了!”

张阳泉很想问问秦苓君到底什么身份,但对方既然没主动说,也不好多问。

“大寨主误会我的意思了。”张阳泉微微一笑道:“我说的自给自足,并非要在山下结社!”

“那军师的意思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清九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我在元末种粮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清九玄的小说《我在元末种粮食》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九玄并收藏《我在元末种粮食》最新章节。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南唐节度使
南唐节度使

五代十国——夹在唐朝和宋朝之间,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造反谋逆层出不穷,朝政更替屡见不鲜。节度使——手握一州之军政大权,手下士兵“唯知其将之威,而不知天子”,是古代第一热门造反职位,唯一能约束他们的是对君主的忠诚。后世青年陆原,无意中穿越至一名南唐进士身上。他对皇帝毫无忠诚可言,当官至节度使时,也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走上了举兵造反之路。

清九玄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06 17: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