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12集《佛说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加书签

《四十二章经》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十五面,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

这几章都是佛陀指导我们如何修出离心。前面的经文讲到修出离心,这有对外境与对内心的出离。对外境的出离是指一位初学者,选择一个如法清净的道场安住,这非常重要。唯识学对这个概念解释说,我们这念心会受外境的熏习,如经常拿一块干净的布到厕所内,这块布就会染有臭味;若经常拿这块布到大殿里,这块布就会熏染沉香的香味,所以布会出现臭味或香味,这与它所接触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这称为熏习。

所以智者大师在《小止观》中说,若要修止观,一定要与同修梵行住在一起。出家人若想真正修行,不能与居士住得太靠近,因为个体生命与个体生命之间会互相释放一种磁场,因而受对方的影响。

譬如一位出家人买一栋公寓居住,虽然你会做定课,内心修戒定慧,你的个体生命散发出一种清净的磁场;若你的邻居过着放逸的生活,他们是释放着染污的磁场,你是一个人,他们是众多人,从唯识的熏习义来说,两个法在一起熏习,起初这杂染讯息与清净讯息会互相抵消,最后达成平衡。什么叫平衡呢?如两个人共住,最后这个人心中有另一个人的习气,另一个人心中也有这个人的习气,这叫做平衡。在熏习中,我释放一种讯息,你也释放一种讯息,我的讯息功能跑到你心中,你的讯息功能也跑到我心中。

所以选择一个如法的道场,这是成功的一半。严格来说,如菩萨戒所说,大乘学者不能与小乘学者共住,因为他们知见不同。所以同眷同行是一个问题,若一个人修净土,另一个人参禅,这两个人是不能共住的,因为他们的磁场不同。若只是想积集善业,要求标准可以不用这么高,但若有志于成就圣道,或有志于成就临终正念,则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人,或与你同住一起的人,这件事就很重要了,因为你的明了心识,无论白天或夜晚,皆在释放一种磁场,别人也在释放一种磁场,而最后的磁场一定会达到平衡。所以选择一个如法的地方安住,这对自己的修行是非常的重要。理论上来说,最好找一个比自己修行好一点的佛友来住,理论上对你会有所帮助。

以上修外境的出离是一种方便,以下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说明对内心烦恼的出离,这是修行的正行。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有些人过去造业所留下的烦恼功能特别强大,但这人有道心,他对烦恼有出离之想,就以断阴的方式来对治。佛陀知道后对他开示说,若断其阴,不如断心。你心中有烦恼,这与阴没有关系,阴是四大的色法,它本身没有明了性,若想断烦恼是要断烦恼的根源——明了的心。

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功曹是汉朝的官名,他负责监督考核官员的功过得失,所以在官员中居于主导的地位,若功曹停息,旁边的眷属也随之停息。这是譬喻说,这明了心在我们生命中是主导者,若邪恶的心不能调伏,断除色法并没有帮助。

我们修假观时是观察因缘所生法,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观察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因为它有它的因地,若因地消失,结果也会消失。烦恼本身只是结果,若要消灭它,须找出它的因地,如因地不消灭,果报也就无法消失。因缘所生法中,因果有其等流的相对因果,所以需要找出正确的因地,才能破除烦恼。

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于是佛陀开导他说,烦恼是从内心生起,不是从色身生起。欲生于汝意,内心的欲望是第六意识的爱取心所生,为什么会有这爱取呢?意以思想生,这是由于过去生的思想分别,以至于心中的名言活动有颠倒错误,这颠倒思想就数数的造作,产生一种错误的爱取。譬如有些人喜欢吃榴莲,内心与榴莲接触时就产生爱取,他对榴莲爱取的因缘是如何产生的呢?平常他或是看书,或自己打妄想,由于这种□□邪分别,他对榴莲安立好的名言,认为榴莲的味道特别美妙,也特别的营养。他的思想在内心中对榴莲安立好的名言,以后时间久了,他内心就产生意,当他与榴莲接触时就产生爱取。

我们对男女美色之所以会有爱取,也是由于内心的颠倒,内心对色身安立一种清净美妙的名言,所以爱取是由思想所生。

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我们应该使意与思想都寂静,消灭这两种心的邪恶功能,这样就能达到非色亦非行,非色是指能解脱外境的诱惑,非行是调伏内心的烦恼,所以一个是调伏外境,一个是调伏内心。

对于寂静藕益大师开示说,修行寂静法门有两种方法:

(一)修不净观:

不净观是假观,我们过去的思想总认为色身是清净的,这是一种颠倒的思想,现在要把它扭转过来,这要做心理建设,色身其实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我们冷静的看待自己所爱着的色身,探讨它的相貌,若剥开色身外面的一层皮及里面的肉,见到色身里的心、肝、脾、胃、肾、脓、血、屎、尿,都是种种的不净物,充满于身内,这是内相的观察,我们见不到有一干净之物;若从外相的观察,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肉身里的不净物,不论白天或夜晚,透过两眼、两耳、两个鼻孔、嘴及大小便处等九个孔流出,于是从这破洞中不停的流出不净物,所以外相也是不净。

这是说,我们过去对色身有错误的思想,一直认为它是清净的,在这清净概念的不断熏习之下,于是产生意的爱取,由这爱取产生欲望。因此我们欲望的来源,刚开始是一念的妄想,妄想不断的造作扩充就变成欲望。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的假观,来对治以为色身清净的颠倒。

(二)修无生观:

这是修空观,修空观主要是观察这念意心,觅心了不可得。藕益大师开示修无生观有两个方法:

(1)空间上观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名无生。这念欲望的心,假设是有自性,有它的自体,若有自体,它是从何处生?

若是自己所生起,它会不断的生起,则就会有无穷尽的过失,这不能成立,因为有时我们有欲心,有时没有欲心,如果是自生,它应该不停的生起,所以自生是不能成立的。

若是他生,是外境的刺激所引生,外境是色法,这念心是心法,色法怎会创造心法呢?所以他生也不能成立。若说是共生,因为自不能生,他也不能生,两者合在一起,这更不可能生起。

所以原来这□□心是无生,若是无生,怎会有□□心呢?这是自己打妄想所捏造出来的,若从清净本性来观察,并没有□□心。这里是从空间上观察无生,它本身并没有真实生起的因缘。

(2)时间上观察:这是观察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观察这□□心的过去心,它未生之前,未生无潜处,这□□心在未生之前,是潜伏在哪里呢?正生无住处,它活动时是在哪里活动呢?是在身内或身外呢?生已无去处,当□□心消失,它是到哪里去呢?结论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觅心了不可得。

觅心了不可得,在调伏烦恼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脚色。有些人的心很容易从杂染功能转成清净的功能,但有些人就转不过来,即使修不净观也转不过来。有些人不修觅心了不可得的无生观,所以他就一直认为这念头是真实的,它有真实体性,那么要扭转这念头就有困难。只要你有一次经验,在打坐时能观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名无生;或是观察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依此法语来做观察,你会发觉邪念的本性是不存在的,若有这样一次的经验,这对你的修行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当你从清净本性的角度来观察这妄想,这时你要扭转它就比较容易。

总之,若修从假入空观,观察它的无生,再从假观中观察它是不净,这样就能达到寂静。心若寂静,外境颠倒的诱惑就不存在,内心的欲望也随之消灭。释迦牟尼佛说,这是迦叶佛的传承,迦叶佛时代传承给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再传给弟子。

这一章是说,佛弟子对生命的因缘观,与世俗人有所不同。假设没有受佛法思想的熏习,我们凡夫颠倒的心会认为万法为色,认为生命的功能是由色法所创造,心法是由色法所创造出来的。医学上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聪明,因为他的脑细胞结构特别复杂,所以创造出聪明的心法。但佛法反对这种说法,佛法认为由心法创造色法,一个人的阿赖耶识有聪明的功能,所以他得果报时,脑细胞的结构就特别复杂,所以是由心法创造色法,心法主导色法。如果万法唯色,色法主导心法,这样会产生断灭见,因为色法毁灭,心法也随之消失,人生只有活一世,则皈依三宝,断恶修善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是由心法主导色法,心法是相续的,色法只是暂时的。

在美国曾有几个医学博士做实验,他找一个人做为实验对象,这个人的脑细胞由仪器来控制,他叫这个人修慈悲观,刚开始修时,慈悲观在他心中比较生疏,这些脑细胞的活动比较少,但经过每天一次一次不断的修习,他的脑细胞结构起了变化,他思惟慈悲的细胞功能不断的扩大,到最后他熟练慈悲观后,他的脑细胞结构竟完全改变了,修习慈悲观的脑细胞功能增加了很多。

所以心法主导色法,这是修行人永远要了知的真理。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因他认为自己身体有这个结构,所以就有这个烦恼,当然他也就不可能改变烦恼。但佛法不同意这种说法,佛法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心有这种功能,所以你召感这个果报。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起初要改变自心,心念若改变,业力也随之改变,业力若改变,果报也就改变。所以这里说明了我们修出离心应该要在心地上下功夫。

第三十二章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这段经文说明不修出离心的过失。若不修出离心,只是积集善业,则内心对人事的爱欲就不能调伏,或是爱财、爱色、爱名。若有爱欲心,虽然有时会满足爱欲,满足时会产生乐受,但乐受也是无常,剎那剎那消逝后,内心会产生一种忧愁的功能,会有忧愁的感觉。忧愁严重时就变成恐怖,心中不安宁。所以修出离心以调伏爱欲,不要说这有来生的功德,今生就能消除忧愁恐怖。

初学者与老参的心态不同,初学者刚来到道场,他虽努力的修福及拜佛,但他身心世界有一种忧愁感,闷闷不乐,这就是他心中还有欲望,他虽然加以调伏压抑,但欲望的功能所释放出来的就是忧愁。只要他能不放弃努力,安住于三宝上用功,三宝是大光明功德宝藏,有求必应,经过佛法戒定慧的熏习,就能调伏心中的烦恼,这时他心情特别开朗,忧愁也就消失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炮灰的人生2(快穿)》《玄鉴仙族》《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大道朝天》《石破天穿越令狐冲》【小紫书】《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四十二章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四十二章经》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四十二章经》最新章节。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诺顿·萨格一直以来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地主富豪,有个大地盘,让很多人靠着他吃饭,再请几个秘书,雇一群小弟,有事作威作福,无事看舞听曲...凭借着穿越带来的‘北斗神拳’外挂,他觉得不是问题。只是运气有点不好...去当种地王,颗粒无收。去当钓鱼王,天天空军。保镖王、赏金王、佣兵王...统统不行!那只能去当海贼王了!

爱吃咸鱼的老虎 连载 210万字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每晚九点钟更新,完结文《虐文小可怜是怪物母巢》《我只是一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昏君》《灵气复苏后我和马甲们开启了工业革命》《祖传技能的各种应用[快穿]》在专栏中等待小天使临幸呀~顾有幸,人如其名,从小......

西莱斯特 连载 8万字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坐望敬亭 连载 343万字

我见春来
我见春来

【全文完,精修ing,感谢支持正版~《陷落春日》求收藏】高岭之花下神坛|互钓|横刀夺爱|雄竞修罗场表面温润实则疯批×钓系怂包1、整个京圈都知晓,沈家小姐是骄矜明艳的野玫瑰。而褚新霁温润冷肃皮囊下藏着雷霆手段,是商界人人敬重的角色。两家交好多年,沈月灼曾视他为高悬明月,而他眼里始终疏离淡漠。她不敢僭越,始终恪守泾渭分明的那条线。直到长辈们极力撮合她和褚家二少爷褚清泽,她得知联姻势不可挡,才鼓起勇气试

遇淮 全本 8万字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2-28 1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