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9集《灵峰宗论导读》

灵峰宗论 妙音0 加书签

大黄书【dahuangshu.cc】第一时间更新《灵峰宗论》最新章节。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25面。

乙二、正见篇第二(分三:丙一、总标。丙二、别明。丙三、结示。)

前面的发心篇主要是说明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前要立定一个正确的目标。这一科主要是讲正见,就是我们对于生命的真实相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是要建立佛法的正见,这一科是讲这个大意。我们也是分成三科:总标、别明、结示。先看第一科的

丙一、总标

这当中有一篇的论文,请合掌。

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试观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升反坠。故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胁尊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

好,这篇论文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蕅益大师先标出修学佛法的重要性,先讲这个观念:

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

我们刚开始去讨论研究佛法、建立佛法的正见,这个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是第一要紧的事物。就是我们刚开始可能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罪业,一切的戒定慧的功德都还没有生起,那么这个时候做什么事呢?就是要先“讨究佛法”,这件事情是第一要紧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子呢?这以下讲出一个理由:

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

就是我们的导师佛陀,佛陀所师,这个“师”当动词,就是遵循的意思,就是佛陀尚且依止佛法的轨则来修行,何况是我们身为弟子的呢?那么“诸佛所师,所谓法也”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个,从因地上来说:佛陀是以法为师。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他也不是一开始出生就是成佛,他刚开始,佛陀的那一念明了的心也是摄持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是呢他内心当中有一种菩提心、上求佛道的一种希望,那么依止这种希望的支持、愿力的支持,他能够在佛法当中闻、思、修,慢慢地使令心中从黑暗当中出现了一道的光明,那么突然间在一支香的打坐当中,一念的相应味现前就证得无生法忍,乃至于成就佛道。所以,佛陀刚开始他从一个无明的心性当中转成一个真如的心性,他也是经过佛法的闻思修的轨则去操作的。所以从因地来说呢,佛陀是遵循佛法的轨则,叫“以法为师”。

其次呢,从佛陀的果地的妙用上来说,佛陀成佛以后,他的大悲心——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他能够从那一念清净光明的真如本性当中流露种种的语言文字来教导我们,这样的语言文字它也是随顺于法的轨则,所以是“以法师人”。

所以说,我们看到佛陀的他的因地跟他的果地都没有离开佛法,因地上以法为师,在果地上以法师人。那么我们的导师是这样子做,何况我们身为弟子的呢?怎么能够说我不需要佛法,我修行但是两个眼睛一闭、双腿一盘就可以修行?不可以。所以说呢,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以后,首要的事物就是“讨究佛法”。这以下把这个观念再把它开显出来:

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

然这种法性的真理,这个法性当然不是一切差别的相状,就是我们在这个十法界的各式各样的差别当中有一个无差别的本性,那么我们称为我空法空的真如。这样的法性这个道理特别地殊胜,不是一般的世间的道理所能够比的,这叫胜义。那么这种我空法空的真理,它本身是离开文字相的,它的重点在于亲证,这种言说的戏论不足以去诠释真如的本体。

虽然这个事情的确是这样子的,但是,就一个初学者来说,我们假设不是假借这个“黄卷赤牍”、这个经典,赤牍就是古时候写经的竹片,我们刚开始假设不能够假借经论的指导作标月指、指示这个修行的法要,那么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去悟入胜义法性呢?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他把佛法的语言文字把它做一个譬喻,就是“标月指”,说这个指头能够指出月亮的位置。指头本身不是月亮,但是我们透过指的引导我们能够正确的找出月亮。“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字它不是真如,它是一个生灭的文字相,但是我们这念心根据这个文字上的思惟观察,我们这念心就能够从一个黑暗当中出现一个光明的真理。就是文字本身不是真理,但是它能够引导我们去趋向于真理。

唯识学上说,我们修学佛法的智慧有三种智慧:第一个是加行智,第二个是根本智,第三个是后得智。

一、加行智:加行智在观一切法空它是要带相观空,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无量劫来只能够在有相的境界活动,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识不能跟第一谛相应,不可以,无相的真如不是我们所能够活动的范围。但是我们怎么办呢?带相观空。我们内心当中夹带着文字相——“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内心当中夹带着这十个字的文字相,我们内心当中就能够出现一个空性的真理。虽然这个真理不是真实的真理,但是它已经趋向于这个真理了,就叫带相观空,叫加行智,已经往根本无分别智在那地方趋近,在那个地方加行。当然,这种智慧还是有漏的,但是它能够引导我们慢慢地趋向无漏。

二、根本智:突然间到了根本智现前,这个根本智那是离一切相的,那个文字相就完全脱落了,你内心当中跟真如相应的时候那是离开一切文字相的,根本无分别智是“诸相叵得”。

三、后得智:从根本智出来变成后得智,这个时候还是有文字相,假借文字相来摄受、引导一切的有情。

所以,我们刚开始在加行智,一定是要假借黄卷赤牍作标月指,来示真实修行出要。这是刚开始的一个必要的次第。这以下蕅益大师引证,举出修行成败的两个实际的例子来做说明,先看外道的情况:

试观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升反坠。故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

外道他也能够明白生死的痛苦,那么他也是慈心出家,希望能够把这个痛苦的生命给停止下来,但是他没有佛法的引导,结果求升反坠。他的目的是要求得安乐,结果反而成就了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成唯识论》你就知道外道的相貌,各式各样的相貌,但是外道的一个总相就是有定无慧。外道他能够观察内心的散乱是一个过失的相貌,如病、如痈、如疽,他透过一次又一次的专注,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就把心中散乱的心给统一起来,达到明了寂静的状态。但是这个时候有定无慧,他容易产生邪见,这个邪见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他有神通,这个神通很容易引生邪见。

这怎么说呢?外道的神通,他有八万大劫的神通,他往前观察八万大劫、往后观察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以后的生命就一片的黑暗,他看不到了。他从定中出来,就做出一个结论,说生命只有八万大劫,不管你怎么努力、你怎么放逸,八万大劫以后这个生命就消失掉了,断灭见。这个神通它只能够看到事情的一个片断,不能够从片断当中整理出一套正确的轨则,这个叫断灭见。

另外一种外道叫神我外道,就是常见。常见的外道就是认为,他在高深的禅定当中看他到过去无量无边的生死,一下子到天上、一下子到三恶道,他也能够想出一个道理——说生命是变化的,但是我那一念明了寂静的心是不生不灭的,这是神我外道,真神不灭。那么我这个心识,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这个心识是一样的,前一生的神我跟今生的神我是一样的,就是不生不灭的,不能改变的,但是我外表的果报体不断地变化,我们称为这叫常见。

就是说外道在这个高深的禅定当中,他就是有断、常二见。那么常见的外道就容易产生一种所谓的自性执,他认为我现在就是涅槃了,但是等他禅定失掉以后,他继续地轮回,他就会毁谤正法,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上原来是没有涅槃存在的,佛陀是大妄语的,佛陀说世界上有涅槃是错误的。就是我们人不管怎么努力,完全没有机会解脱生死的系缚,这是没有希望的,就生起大邪见,诽谤佛陀、诽谤正法,这个时候就堕落到无间地狱去了。

所以外道他在禅定当中产生的邪见就求升反坠。“故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我们虽然精进地修行,但是不知道整个修行的轨则,这个就变成外道去了。前面这一段是讲外道失败的一个原因,第二个讲佛弟子:

胁尊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

胁尊者是在佛陀灭度大概是六百年左右出世。他本来是修学外道,到八十岁的时候就跟随佛陀出家了,他是有部的,娑婆多部的出家。出家以后就随比丘去托钵,这个城中的少年就讥嫌他说,你这个老比丘八十岁才出家,年老力衰,无所进取,托居清流,图之饱食。年纪大了才出家,在道业上已经很难成就了,就这样讥嫌他。

胁尊者这个人有志向,立定一个誓愿说:我三年之内一定要断三界欲,精通三藏,一方面断三界欲,一方面精通三藏。所以他怎么做呢?就是“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白天在解门上用功,晚上在行门的止观用功,解行并重,终于成就了阿罗汉,三年之内果然是精通三藏,也成就了阿罗汉果。

看这个意思,这个修行还不在乎你几岁出家。这个修行不是蛮干盲干,不是说你心力强就怎么样。《楞严经》讲一个譬喻说,说绳子打了一个结,我们如果不知道善巧,只是往两边拉扯,只有让这个结越结越深。你一定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从中间把那个结解开,要有善巧。就是说我们在三界的流转,它是一个轨则,“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因为有无明,所以就会有有漏的业力,有这个有漏的业力,就创造了一个有漏的心识,有这个有漏的阿赖耶识,就去得果报,惑业苦。

那怎么办呢?“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你一定是要把生起杂染因缘的这个因地给消灭了,这个果报才会消灭。就是你要知道一切法生起的根源,它是怎么生起的,它是怎么还灭的,你一定是掌控了这个原则才可以。那么你只是心力很强,横冲直撞,你只有一次一次地加强你的邪见,更加增长邪见。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很慈悲地指出这个修习的关键点就是——“讨究佛法第一要务”,提出这样的一个观念。

第一段是一个总标,把这个佛法的重要性标出来,再看第二段。第二段蕅益大师就破除当时的一些错误的观念,先提出观念的相貌,再正式地破除。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

在当时就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说,你这个人年轻出家,非常好,精神体力旺盛,好好地研究教理;那么你这个人年纪大了,算了算了,好好念佛就算了,只堪念佛。当然这样的观念会错误地引导很多修行人。蕅益大师提出他的破斥:

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

难道说年少就不必念佛,年老而不可习教?我过去就遇到这样的比丘,他跟我讲说,他说他不要研究教理,他要好好修行就好了。我说你为什么不研究教理呢?他说他不做法师。其实这个研究教理不是做法师用的,这个教理是你自己要受用的,这个做法师那是随顺因缘,你从自受用,这个时候你对佛法的感动,你对佛法的感恩,你觉得你有一份的使命感,把你曾经受益的法流通后世。不是说你一开始就认为说,佛陀讲那么多经论是讲给别人听的,那么这样子“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佛法跟世间的行业是一样的,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闻,苦读圣贤书就是为了得到半生的功名。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学习佛法的目的是要自受用,是在引导我们修行,并不是说你不弘扬佛法你就不研究教理,不是的。不管你年轻、不管你年老,你一开始下手,就是解行并重,一开始下手就是解行并重。

这个举我们净土宗来说好了。净土宗的一个重点——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学道之通途,然后才有所谓的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之正宗。换句话说,我们求生净土的一个根本理想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假设我们没有真实地发起菩提心,那么我们念佛这个目标就开始模糊,因为诸天也是种种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它也是种种安乐的境界,而净土之所以不共于诸天,就是在于净土它有一种清净的圣道的功德。所以说,如果我们刚开始没有从大乘经典生起一个要成佛的愿力,只是一昧地念佛,把这个佛号念得绵绵密密,把妄想暂时地伏住,而内心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要追求圣道的决心,这样子跟净土是不相应的。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样子的一个观念呢?那就是研究《弥陀要解》才知道的,不是我们一路念佛就能够知道,“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不是说你一路念佛你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这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大黄书】地址:dahuang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灵峰宗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灵峰宗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灵峰宗论》最新章节。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坐望敬亭 连载 343万字

咬樱
咬樱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郁七月 连载 31万字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昨夜未归 全本 7万字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越来越吸引女孩子的关注。女生:陈着你有什么优点?陈着:人老实,话不多。发小:我觉得骗人是不对的,你现在一点都不老实。陈着:没骗!人老,实话不多。(首先声明,绝对不是作者真实经历)

柳岸花又明 连载 177万字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诺顿·萨格一直以来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地主富豪,有个大地盘,让很多人靠着他吃饭,再请几个秘书,雇一群小弟,有事作威作福,无事看舞听曲...凭借着穿越带来的‘北斗神拳’外挂,他觉得不是问题。只是运气有点不好...去当种地王,颗粒无收。去当钓鱼王,天天空军。保镖王、赏金王、佣兵王...统统不行!那只能去当海贼王了!

爱吃咸鱼的老虎 连载 210万字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07 09: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