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许诺》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
“此是诗人在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所作,写于唐肃宗761年深秋,当时杜甫在成都,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许清君幽深瞳眸:“诗中‘老莱衣’出自何典故?”
墨珺言面色淡然,无波无澜:“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见墨珺言不但诗词背的流利,对诗中含义及背景也理解的很通透,许清君欣赏的目光中竟隐隐带上了一丝嫉妒。
而后,转移题型,将当世难题抛了出来:“你如何看待如今瀞海的形势?”
面对许清君丢过来的难题,墨珺言纹丝不乱,思虑周全,步伐谨慎,从国之根本谈到世界大战,又从武器装备谈到孙子兵法,事无巨细,用词严谨,想法独特又不离其宗,让许清君感到由衷的佩服。最后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让许清君在心里拍手叫好,如若没有上述的解释,这最后一句让人觉得必然是空有一腔热血的夸夸其谈,但他思路清晰,有根有据,既有应敌的战术,又不落人诟病。
墨珺言的远见卓识和跳跃性的思维让许清君刮目相看。
鲁迅曾说过:“聪明人擅长跳跃性的逻辑思维,普通人按照a-b-c的条理去陈述,聪明人则是a-d-g,让他们花时间去解释被省去的步骤,无异于谋财害命。”
墨珺言便属于这种聪明人,而且是心胸宽广坦荡的聪明人。
“你父亲是文学教授?”
“不是!”
“那你祖辈是何军衔?”
“军衔?”墨珺言先是疑惑的询问了一句,而后摇了摇头:“未从政也未从军,世代经商。”
经商?
商人竟有如此胸怀与谋略?
竟能将诗词理解的如此透彻?
许清君槑槑的看着墨珺言,这个“商人”的才华与胸怀,简直让他难以置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流民开始修仙》【新键盘小说网】《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玄鉴仙族》《武纪》《全民诸天三十年后》《官人官色》《末世第一狠人》《教皇请登基》《大明:嘉靖修仙啦》
商家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