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黄书】地址:dahuangshu.cc
自登闻鼓一案后,姜蓉在汴京声名鹊起。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世家也向她抛来橄榄枝,希望请她出席府中举办的宴会。
她俨然已经成为这段时间最热门的座上宾,有了她的参与,仿佛整场宴会的格调瞬间升华,能让人出去吹嘘好久。姜蓉的声望俨然已有超越京城双姝的势头。
姜蓉却并未因此骄傲自满,她深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
崔家现在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则脚踩钢刃,步步荆棘。以崔恒的性子,她真怕有朝一日沈玉明一语成谶。
不过,开心是一天,忧伤也是一天,既然事情尚未发生,姜蓉也没必要杞人忧天,惶惶不可终日。
毕竟,人生得意须尽欢。
有时候,姜蓉总觉得崔恒看她的眼神有些奇怪,等她回看他时,他却总是转头回避她的视线。
这副扭捏模样,难道还因为愧疚对她生了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
便是两人在闺房之中私下相处时,崔恒的态度也莫名其妙。
按理说两人经此一劫本该更加亲密,但他待她却总像对待一份易碎的瓷器一般,总有些患得患失。
看着一向心高气傲的崔恒摧眉折腰,姜蓉心中并无多少畅意。
姜蓉不想去管崔恒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如何,她只想守好自己这颗心。她会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妻子,至于其他,绝不能多给。
很快,气温转凉,府中又开始热热闹闹操持三郎的婚事了。
得崔恒夫妻俩最近的势,这次三郎的婚事来的客人格外的多。
新嫁进来的三弟妹对崔府的诚意也十分满意,之前崔家闹出丑闻,她父亲提出退婚为她另择佳婿。
可是她知道自己的家世只是一般,年龄也渐长,怕是再难遇到更好的选择。况且出事的只是长兄,而非三郎。
她拒绝了父母的提议,忍受着府中的闲言蜚语开始备嫁,可谁知后面又能有那样的惊天逆转呢?
崔家因为此事,将她的婚事在原定的规格上又添了几分。想起家中五娘那嫉妒不甘的小眼神,她心中就万分畅快。
妯娌二人初一见面便有几分相见恨晚之感,姜蓉很是喜欢这个爽朗乐观的弟妹。
三郎婚后不久便要离开侯府,但搬的地方其实就是在崔家旁边,只是先辈将院子隔断,用作安置旁支的子女罢了。
邓三娘更是满意,谁能新婚不久便分家,还不用每天去伺候婆母,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好日子。
姜蓉这段时间很少去铺子,今儿翠竹来报,说百家糕点铺子新出炉几样点心,请主子品鉴。
原来是夏师傅做出几种风味的千层酥皮饼,岑账房也提议用糯米制作一种名为福团的点心。
酥皮层层叠叠,外皮酥脆掉渣,薄如蝉翼,内陷细腻绵密,又兼有板栗和绿豆的粉糯,口感丰富。
这福团外皮光滑,口感软绵弹牙,一口下去,便咬到里面的丰富的内陷。噫?居然还是她之前做的豆沙味的。
姜蓉很是满意,没想到几天不见,就有这样意外的惊喜。
节日过后,她铺中生意冷淡许多,她认为这几样新品可以一试。
她对翠竹道:“不错,酥饼的内陷可以再加一味芋头馅。另外,糖可以多添一些。”
糖价不菲,普通百姓家中都缺糖,不怕太甜,就怕不甜。
她又指着福团道:“这个点子很好,但是表皮还不够柔韧,看看是否再加些薯粉进去增加稠性。等试好后,咱们也卖酥油福团。”
姜蓉想起那个挖她墙角的墨柏斋,酥油泡螺中的奶酪她很是喜欢,之前是懒得做这才去墨柏斋买。现在她也有铺子,为何要舍近求远?
在商场上,对对手仁慈,便是对自己残忍,这是墨柏斋教她的道理。
翠竹欢快点头,她也爱吃墨柏斋的酥油泡螺,要是自家铺子也做,那夫人肯定也会给她们吃的,自己要有口福了。
想起夏师傅,姜蓉喊来翠雯,问她夏师傅儿子身体如何。
翠雯笑道:“大夫说了,只要好好调养,不发病,再活个几十年没问题。”
姜蓉点点头,嘱咐翠雯:“将奖赏记在夏师傅和岑账房身上,等到月底发月银时一起发。帮忙研制了福团面皮的也各加一百文。
好巧不巧,姜蓉今儿刚想到墨柏斋的酥油泡螺,崔恒这日下值就去墨柏斋买了回来。
他兴冲冲地走向主院,却见他们卧房内空无一人。
“夫人呢?”他问扫洒的丫鬟。
“回郎君,夫人去湖心阁画画去了。”
等崔恒上到二楼,姜蓉的画已经快收尾了,她画得认真,也就没有注意到后面来了人。
崔恒见她在忙,只是轻声拿出食盒,安静地坐在后面等待。
直到姜蓉收拾东西转身,他方开口:“我今儿带了你最爱的酥油泡螺。”
看见这泡螺,姜蓉净手时就随口一问,崔恒是否知道这墨柏斋背后东家是谁。
她本不抱希望,谁知崔恒却笑着应道:“以前不知道,但后面我们办了一个案子,我才知晓,这背后的东家竟然是个女子。”
“哦?”听到是女子,姜蓉呼吸一紧,盆中的手颤颤发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重生之贤妇不闲》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