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十七卷《大乘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加书签

《百法明门论》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七面,请大家继续看「三、「寻」,四、「伺」。」

这是讲到不定心所,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所以叫做「不定」。前面「睡眠」跟「恶作」,已经解释过了,再看第三跟第四。

『三、寻求者,令心悤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四、伺察者,令心悤务急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

这两个心所的性质一样,只是就着「粗转」和「细转」来加以分别。「寻求」,罗什大师旧翻译为「觉」,「伺察」旧的翻译为「观」,所以寻伺又名为「觉观」。『令心悤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事实上「寻求」是两个心所和合产生的,我们分成两段来说明:

第一段「令心悤务急遽」,这是「思心所」的状态。思心所是令心造作,可能是善心造作、也可能是恶心造作。前面讲到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作意」令心王最初生起跟境界接触、之后领纳境界、然后去分别境界,最后在境界造业;「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会带动善、恶的心所生起,所谓「务急遽」,就是忙碌的样子,不是寂静的状态,开始造业了,这是思心所的状态。

其次『于意言境,粗转为性』,这是「慧」。这个心所是在什么境界活动呢?不是在外境。我们一般的境界,多数都是从「前五识」所领纳的境界,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乃至于身体所接触的种种感觉,落到第六意识,由第六意识来分别。但这地方是指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它不假借前五识,而是单独在内心当中,依止名言,所取之境─称为「意言境」。

所谓『意言境』我们再解释一下。「意」是指「心识」─意者,心也;「言」是名言,内心活动就要有名言,就像我们走路要有道路一样。古德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是我们内心的道路,如果言语停止了,内心就不能活动;我们从内心去思惟佛法的名言、或是世间杂染的名言,从名言当中就会出现很多的境界。譬如我们思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在这十个字里头思惟,这时候心中就会出现「空性」的境界、真理。当我们在这「意言境」里面粗转──很粗浅不是很深入,就是大略地把它观察一次,这叫做「寻求」,也就是一种观察思惟。不过这种观察思惟,不像平常在尘劳的境界,用眼睛观察、用耳朵来听…不是,而是「前五识」都停下来,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在心中名言里,分别观察,这样叫做「寻求」;假设是属于微细的思惟观察,那就安立做「伺察」。

其实,这两个有前后生起的次第,对于心中的名言境界,不论是打妄想,或是修止观,总之刚开始先是「寻求」,慢慢观察久了之后,越看越微细,就进入了「伺察」,所缘境都是同一个。

在《唯识》的经论里面,讲一个譬喻说:鸟儿在虚空中飞来飞去,虚空是鸟所飞行的境界,而虚空就是「意言境」;刚开始起飞要振动翅膀,等到在空中飞行,就不用这么辛苦了,翅膀的振动就比较微细了,就像滑翔一样,翅膀只要微微振动就可以。那么刚开始起飞、振动翅膀的相貌,安立做「寻求」,是粗的;等到飞上天空,一切运转正常了,这时候翅膀的振动比较微细,安立做「伺察」。总说:就是依「粗」、「细」之分别,而安立「寻求」跟「伺察」。这是讲到它们的体性,有思跟慧的和合。看它的作用:

『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这两个心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作用,是以身心「安住」与「不安住」来作区别。

其实「寻求」和「伺察」,这两个跟「思心所」有关;「思心所」是跑到善的境界造作、还是跑到恶的境界造作,思心所不能决定;由谁来决定呢?是「作意」决定的。假设「寻伺」是跟不如理作意相应,然后不如理的「触、受、想、思」,这时候你的身心表现出来的相貌,就是不安住。假设「寻伺」是跟如理作意相应,在佛法僧三宝的境界中「寻求」跟「伺察」,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安住、寂静的相貌。

《瑜伽师地论》上说,『不安住』的「寻伺」有五种情况:

一、「欲」的寻伺:好比打坐时,有时会起「欲」的寻伺,本来念佛念得好好的,突然间念头跑掉了,跑到五欲的境界思惟观察,这时候身心就不安住了。贪烦恼一生起来,内心就燥动了。

二、「恚」的寻伺:本来打坐得好好的,身心安住,但是想到不如意的人事,瞋心发动出来,这就是「恚」寻伺,在瞋恚的境界里思惟观察。

三、「亲属」寻伺:本来发了菩提心、忏除罪障、积聚资粮,不管出家或是在家,都愿意好好修学圣道,但是想到上有高堂、兄弟姊妹都还在,应该跟他们一起团聚啊,不应该来这地方修学。这「亲属」寻伺,也是不如理作意。

四、「国土」寻伺:好比分别道场的好坏──唉呀!我不该来这个道场,这里伙食办得不好、也没有佛法可以学习、环境又不好等等,分别国土的差别。本来你应该修四念处的,现在却分别国土的好坏,不如理作意。

五、「不死」寻伺:心想︰我还年轻、能力也具足,现在不应该修学圣道,应该去世间好好发展一番,等年纪大了再来修学圣道。认为死亡离他还很久,称之「不死」寻伺。

以上五种寻伺,是一般初学者容易发生,与不如理作意相应的寻伺,能使令身心不安住。

《瑜伽师地论》非常重视「寻、伺」这两个心所,特地安立了一大科来解释「寻」跟「伺」。本地分共有十七地,其中有三地用来解释「寻、伺」。(有寻有伺地、有寻无伺地、无寻无伺地。)因为无明的生起,或是智慧的生起,都是依「寻、伺」而起的。

以上说明「不如理作意的寻伺」,下面解释「如理作意的寻伺」:

一、思惟「业果」寻伺:这是思惟观察业果的法则。思惟观察业力,世间上有善业、恶业,善业的创造累积可以使令我们得到可乐果报,恶业的创造累积成就不可乐果报。生命就是由业力所创造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是业果的「寻伺」

二、思惟「空性」寻伺:这是思惟空性的寻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前面「业果」的寻伺是以「我」来发动的,以「我」来思惟业果,但「空性」的思惟是把那个「我」给消灭了──无我、无我所,内心跟平等法性相应。

我们看神秀偈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这两首偈,就可以感受到两个人的寻伺活动范围,浅深不同。

神秀师是说:有一个「我」能够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现在开始,「我」要断除恶法、修习一切善法,莫使尘埃从身口意生起,这是很难得;但是还有一个「我」存在。刚出家的人也许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出家久一点,对众生、佛法有一点使命感,需要承当一些责任、跟人群的接触会比较开阔,这时候就会发觉,如果单单断恶、修善是不够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接触,会有一种对立的感觉,我们很容易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事情,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障碍。

如果能够进一步学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时候内心的状态是无我、无我所的,你看事情不是站在自我,是站在因缘的角度,世间上各有因缘,而你观察世间上因缘的时候,那这种心境是调柔的,而且是善恶、因果清楚分明,没有加上个人的主宰,没有个人的思想在里面。我们从这两个偈颂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寻伺的境界有高低的差别。寻伺,就是你内心观察思惟的活动情况,叫做寻伺。

『并用思及慧之各一分为体。』

寻、伺两个心所,都是由「思」及「慧」各一分作为体性。

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为寻。

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为伺。

「寻」它的多分是「思」,「慧」是少分;因为刚与「意言境」接触,这时多分还是属于「思」。就是心中假藉如理作意,在佛法的名言里面造作,一种造作的意志(心愿)。但是这时真正抉择观察的成分少,尚不深入─『不深推度』,所以安立为「寻」。慢慢的在名言里面,观察久了,此时「思」慢慢就淡了,代之而起,「慧」的成分就多了─『能深推度』所以安立为「伺」。这两个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但都是以「思」和「慧」各一分作为体性。

寻伺在修观很重要,当然在「修止」的时候,是不能有寻伺的,因为修止对于根本所缘,必须是「无分别住」。好比「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时候对佛号只有一种皈依的心,对佛号是不能分别的,一分别就不能达到一心不乱了。但是「修观」的时候,也就是寻伺,修观就是要靠寻伺。

我们对不净、苦、无常无我,每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体会,但是遇到境界的时候还是颠倒,为什么呢?体验不深刻。就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境界现前,你才感觉到,平常的时候你都活在颠倒当中,你还是觉得色身是清净美妙的,你还是去贪染,所以这个寻伺很重要,我们要是不在佛法的名言寻伺,老是「无分别住」,你怎么能够生起智慧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百法明门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百法明门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百法明门论》最新章节。
咬樱
咬樱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郁七月 连载 31万字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桃花白茶 连载 6万字

我的哑巴新娘
我的哑巴新娘

简介:褚休女扮男装多年从未有纰漏,直到家里给她说了门亲事。褚休茫然,“虽然我穿着男装但我真的是女人,娶了妻子以后跟她可怎么睡?”谁知嫂子误会她话里的意思,“谁说女人就不能睡了,你又不是......

胡33 连载 24万字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昨夜未归 全本 7万字

没有很爱老公但爱当娇妻
没有很爱老公但爱当娇妻

受是漂亮娇气的小omega,嫁入豪门后每天都在围着老公转,老公长老公短,哪怕他的老公XX一开始就对他冷若冰霜,婚后也没个笑脸,受依然甘之如饴,笑着给攻做羹汤。人人都知道受爱惨了攻,攻也心知肚明。所以在......

甜画舫 连载 13万字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4-27 08: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