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早朝后留了内阁辅臣商议政事,一直议到午时方令众人告退散去,常喜忙进了内殿伺候,将温度适宜的老君眉搁在御案之上,欠身道,“皇上说了一上午话,口干舌燥的,且喝口茶润润嗓子罢。”
皇帝却不急润喉,只盯着那茶盏出了一会子神,方缓缓叹道,“朕说的还不如他们多,他们个个都想要朕将杨潜处以极刑,他们是猜着朕恨杨潜,却不想想这里头还有皇考的面子要顾及,朕不能让人背地里说先皇还未入陵寝,朕就清算他的旧臣,罪名坐实也终须留些余地。”
常喜默默听着,半晌未敢多言,只听皇帝吩咐道,“朕答应皇后,今日午膳去她宫里用,你且派人去通传一声,朕这就过去。”
常喜应了是,打发了跟前的小内侍去皇后宫中传话,一时服侍皇帝起身整装,低声道,“公主巳时就进宫来了,此刻正在长春宫中觐见皇后娘娘。”
皇帝眉头一蹙,道,“她果然耐不住,却不来找朕,竟是寻了皇后?”
他唇边渐起一撇森冷笑意,“宗人府审出结果没有?
“王爷这几日病了,一直在府里养病,三司的几位大人审了这些天,都尉还是不肯吐口,只说并不清楚杨潜所为。”
常喜回道。
“病了?他倒会耍滑。”
皇帝嗤笑道,“三司的人如今也没个手段,对付一个公子哥竟都问不出结果。”
常喜微微一凛,低声道,“大人们已然尽力了,讯杖八十,是褫衣受的杖,听说都尉已是昏厥了几次,又加拶刑……恐怕一时都尉受不住,大人们也不敢再加刑。”
皇帝皱眉道,“这点子刑罚佑堂就看不下去了?如此妇人之仁,朕素日真是高估他了。罢了,朕且去听听,公主如何为她的丈夫开脱讨情。”
长春宫中仍是一片缟素,皇帝入内时,见妙瑛坐在下首处,虽无特别的戚色,但形容已有几分清减。
皇后与妙瑛见他来了,忙起身下拜,皇帝微笑道,“都起来罢,朕今日事情多,倒忘了小瑛进宫来了,是专程来看皇后的?”
妙瑛起身,含笑道,“臣妹是来给皇上和皇后娘娘请安,等了这会子,可算是把皇上盼来了。”
皇后许氏是皇帝发妻,深知他性情,看着这一对昔日感情深厚的兄妹,如今拿腔势的说着客套的言语,心中已有几分恻然。她陪着说了会话,便借故去看刚满百天的幼子,善解人意的为妙瑛留出与皇帝独处的时机。
沉默须臾,皇帝温言问道,“朕命羽林卫抄检了杨家,你可看见那些违制的物事了?”
妙瑛颌首道,“臣妹都看见了,杨潜确凿辜负了圣恩,可叹这么多年下来,臣妹竟也毫无察觉,不能劝阻,可谓无能之至。臣妹心中有愧。”
“他的事,你如何得知,原也怪不得你。”
皇帝摇头道,“朕没有牵连你的意思,你大可放心。”
妙瑛迎着皇帝的目光,道,“皇上隆恩,臣妹感激不尽。可臣妹也有个不情之请,请皇上开恩,还望皇上能赐杨潜一个体面的死法。”
皇帝愣了片刻,没有想到她首度开口求情,竟不是为了杨慕,而是为了杨潜,他自然不知杨慕曾求过妙瑛保全父亲的尊严,不禁嗤道,“你替杨潜求情?此人罪大恶极,已有人上疏谏言朕将其凌迟处死,朕缘何要顾全他的体面?”
妙瑛起身,郑重下拜道,“臣妹并非为杨潜求情,而是为着皇考和皇上的颜面。杨潜是咸平朝最受皇考器重的臣子,如今皇考甫一仙逝,皇上便将其问罪,知道的说皇上整肃吏治,自是清明之举,可若是有那等居心不良的小人,定会编排皇上是忌惮其为前朝重臣,恐怕也有忌惮皇考之意。本是名正言顺之事,却禁不住旁人胡乱猜测,若此时皇上再用重典,只怕更会令臣工和天下人猜疑—皇上是为了咸平朝时和杨潜多有龌龊,才会以雷霆之怒,在皇考仙逝不到月余,便要剪除此人。”
皇帝待她说完,颇具玩味的笑道,“小瑛是在关心朕的名声?为君者,千秋功过翻云雨,朕若是瞻前顾后,那干脆什么都不要做,清静无为最是有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黄书【dahuangshu.cc】第一时间更新《半世繁华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