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
克什米尔由于四面环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借助山脉的屏障维持着一种封闭状态,然而又是中西交汇的要塞。斯利那加是克什米尔的重要城市,这片谷地背靠着皑皑雪山,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几个大湖。由于景色秀丽、气候宜人,一入夏季便有许多商贩与游客。
穆和艾特拉先找了家旅店投宿。房东太太是位和蔼的中年妇女,她眯着眼睛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这两个半大的孩子:十二三岁的年纪,虽然身着藏族服饰,但从模样看又不像藏人,皮肤白皙得发亮,容貌干净漂亮,心下便十分喜欢。
房东太太问:“你们从东边来吗?”
“嗯。”穆答道。
“你们俩是兄妹吧?看你们年纪还小,怎么就自己跑出来了?父母不会担心吗?”
“我们没有父母。”艾特拉说。
房东太太得知他俩是孤儿,也不好再追问他们家里的事。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络绎不绝,年纪轻轻出来闯荡的也不少,她猜想兴许他们兄妹俩没了父母,只能靠自己早早出来讨生活。房东太太给他们安排了住宿,是一个临湖的房间,带着木质的晒台。湖水异常清澈,能看到湖底绿色的水草。正午时分,阳光洒在湖面上,岸边的秦纳树低垂,叶片上泛着金光。
艾特拉指着远处山坡上的堡垒问道:“请问那是什么地方?”
房东太太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那是查克城堡。是莫卧儿时期一位王公修建的,不过现在没人修缮,早就破败了。”
艾特拉接着问道:“那里有人居住吗?”
房东太太摇摇头:“那城堡在一片密林深处,如今已荒废了。”她见她仍望着远处,笑着对她道:“下午可以跟你哥哥一起到市中心去逛逛,晚些时候还有集市。”
艾特拉收回了远眺的目光,转头对房东太太道:“我们正好有这个打算。”
下午俩人来到市区的达尔湖。碧空艳阳下,湖水倒映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雪山,烟波浩渺,渌水澹澹,沿湖的水域铺满了淡粉色的睡莲。湖畔两岸停靠着一座座明黄色的船屋,屋顶上装饰着五颜六色的招牌。波光闪耀的湖面上来来往往的小舢板船飘飘荡荡,穿梭在挤挤挨挨的莲叶间。沿湖而居的当地人已经习惯把船当成日常的交通工具,即便是妇女和孩子都娴熟地划着小船,运送着蔬菜和鲜花。
艾特拉感叹道:“果然是人间第一美湖。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穆笑着说:“来过几次。最近一次还是和卢米尔。”
“这里与嘉米尔完全不同,连风都是暖暖的,夹杂着水果和花朵的味道。那边有个码头,我们去坐船。”
艾特拉跑在前面,到了码头找了艘游湖的小船。船夫只会简单的英文,又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艾特拉连比带划跟他说了半天,俩人才弄清楚对方的意思。
坐上船,穆小声问艾特拉:“你刚才跟划船的师傅说什么?”
“我说我们想去湖对岸的花园,但是他的英文不太好,跟他说了老半天好像才勉强明白……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明白了没有。”她笑着回答道。
“这里只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才说英文。大多数斯利那加人说的是克什米尔当地的方言,和雅利安语很相似。”
“那你能听懂吗?你的学习能力一向是最强的。”
“我只会些日常交流的。”
“他们打招呼说什么?”
“sel?m!”
“再见呢?”
“rab’es
hav?li.”
“谢谢?”
“?ukuriya.”
“我听着发音怎么像波斯语?”
“是有些关联。”
小船顺着湖水划到了船屋区域附近,艾特拉张望着从身边划过的一座座建在水上的房子,问穆道:“这些船屋里面装饰得很精致,是干什么用的?”
“大多是英国人来这儿时留下的。以前当地的藩王不允许英国人在此处买地修造房屋,于是他们只好把房子建在湖上。英国人走后,这些船屋就被改造成了旅店和茶舍。”穆解释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白菜菜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