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3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大黄书】地址:dahuangshu.cc

卫景英心不在焉地埋头扒拉着饭:“娘,婶子,你们也吃。”

他们正吃得津津有味,卫长海和卫景明回来了。刘婆子忙去添饭,却听卫长海说道:“在外头吃过饭了。”

先前一起上过战场的弟兄同袍凑钱在外头的小馆子里喝了一顿小酒,这才没赶上家里开饭。

卫景明过去和苏氏打过招呼,摸了摸卫景川和卫景平的头:“吃完饭跟咱爹去个地方。”

卫景川立刻放下碗筷:“去哪儿啊大哥,我吃饱了。”

卫景平也放下了碗筷,等着卫景明开口。卫景明看了眼卫长海,道:“老四六岁了吧?”

“嗯。”卫景平点点头。

年初孟氏才给他过过生,那天他不仅添了身新衣裳,早点还一人吃了两个白水煮鸡蛋呢。

“去校场。”卫长海坐到孟氏身边拿她的筷子夹了口鱼尝了尝,跟四个小子说道。

老四卫景平六岁多快七周岁了,该琢磨琢磨给他选个什么兵器来练了。像文化人家里孩子读书认字的启蒙从六岁开始,他们习武的人,也是从六岁就该选个兵器好好练上了。

卫景明打小就对弓箭用的顺手,后来也一直练的射箭,他是要考武举的,骑射功夫不扎实可不行。

卫景英打小偷了他的一支叉鱼的戟下水摸鱼,见他钟情用戟,卫长海就交他怎么使唤戟,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练上了。

他想着就先让老二练着叉鱼的戟,等长大了再打个大的,学点技巧,威力不可小觑。

卫景川则有一股蛮力,卫长海打算把刀传给他。到时候上阵杀敌,一刀甩出去收十颗八颗脑袋,那指定一战成名,会名扬天下的。

到了老四卫景平,卫长海发愁了。

作者有话说:

水煮鱼,yyds,最爱。

1出自百度百科。

第4章校场

◎这小子真是他儿子?◎

今天跟老大卫景明一说,老大憋了半天才想出个主意,说把老四卫景平带到演武场去看一圈,他中意什么兵器,就选什么来使。

还说倒也未必一定要选个兵器,老四还小,他想让卫景平先练练拳脚强身健体,至于以后用什么兵器,或剑或者别的好使的就再说。

卫长海叹口气说也只能先这样了。

上林县的校场就是一块平整的地,周边竖了一圈木桩子,是卸甲归田的武官兵丁常来练拳脚棍棒切磋武艺的地方,听卫长海这么一说,卫景平琢磨:带他去那儿,是准备让他习武了?

想起之前他三哥卫景川说六岁开始使刀,卫景平心里一咯噔,想了想放下碗筷,道:“走吧。”

卫家父子一行武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家门,去了上林县的演武场,一路上惹来不少或是羡慕或是好奇的目光。

这会儿已经是旁晚时分,云霞堆满天空。校场上聚集了三三两两对打的,比试武艺的武官,吃饱了饭,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卫家父子跟相熟的打过招呼,驻足在他们放刀枪棍棒的桩子旁边。

“四儿,”卫长海指了指一排兵器,刀枪棍棒剑戟:“有你喜欢的吗?爹记得你抓周的时候……”

抓了个什么来着他也记不太清楚了。

“爹,老四抓的是木剑。”卫景明说道。

“哦,对,对,”卫长海随手从架子上取下一把剑递过来:“四儿,来试试这个?”

那边,卫景川已经抡起他的大刀,虎虎生风地耍了起来。这小子真有一股蛮力,八岁的他拿着二十斤的刀跟玩儿似的,看得卫景平心中咋舌。

那把铁剑看起来又糙又重,卫景平没有去接,他怕连拿都拿不动再把自己的脚给砸了。他摇了摇头:“爹,我拿不动。”

卫长海看着他一双漆黑的眼睛,心底软了软,于是把那把铁剑挂回原处:“那你跟着爹扎马步练基本功吧。”

他只能安慰自己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等老四身体长敦实了再让他练剑不迟。

卫长海破天荒头一次带儿子练童子功。

另外那仨都是他随便教教,自己随便练练就成了。

卫长海舒展开两条手臂,一下腰,稳稳地扎了个马步:“四儿,来,跟着爹学。”

卫景平学着他的样子往下一蹲……吭哧,一个没留神朝后边仰着翻下去跌了一跤。

卫长海手里拿着根树枝,大概是准备待会儿纠正他那儿高了低了歪了斜了,看见卫景平摔倒,一下子撅断了:“四儿。”

他以为小儿子耍滑头,面上极是严厉地道:“起来,再来。”

说完,卫长海起身又示范了一遍怎么气沉丹田,怎么下腰,怎么扎马步。

每一步做到位,都不动如山地稳住,极为标准。不愧是卫景平他的便宜爹爹。

卫景平顺从地从地上爬起来,费力地试了几次,到最后才好不容易扎了个马步的样子,却稳不住身形,一下子又跌坐到了地上。

卫长海:“……”

这小子真是他儿子?

虎父生了个犬子的事情让他遇见了,卫长海登时捶胸顿足,十分怀疑人生,他微微发怒道:“起来,再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大将
大将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红色十月 连载 519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Miang 连载 65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最狂上门女婿 十全十美的佳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