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40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次日黎明,那几名游侠不知吃了什么错药,竟跑到大理寺喊冤,说他们是受了右相府杜夫人的唆使,这才使法子叫马受惊踢了卫四夫人和卫大小姐的。

大理寺卿柳承珏此刻还在皇宫的麟德殿里上早朝,少卿今日告假了,只有几个小喽啰当值,本来一大早还带了些起床气,一听说是杜家和卫家的事情,近来京城里国泰民安,离奇刺激的案子没有,大理寺等办案的衙门都闲出鸟儿来了,这一来活儿,当即来了精神,接了诉状,无比认真地问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而在大理寺外头围观的闲杂人,听见游侠喊冤并牵扯到了杜、卫两家,纷纷看笑话:“杜家摊上事了,杜相爷那位子还没坐热呢吧……”

本来这件事也就在市井百姓之间传一传,恰好杜家的前亲家吕夫人乘坐马车从大理寺经过,因为自家的宝贝闺女吕清宁的死,她跟杜家不对付许久了,这次别提多幸灾乐祸,回去就四处传扬开了。

杜家一夜之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案子还没审,京城里都已经认定伤害姚溪和卫容与的事是他们家干的了。

杜夫人慌了。

要知道,她相公可是才登上相位一个多月时间啊,要是因为替钟家背黑锅罢了相,岂不亏死。

她一夜未睡,思前想后,第二天,不等大理寺来传她过去问话,杜夫人直接去了大理寺,把她知道的一股脑说了出去,最后还加了句:“钟家干的事情与我杜家没有丝毫干系,柳大人您可要查清楚,还我杜家清白啊。”

大理寺丞把笔录递给柳承珏:“大人您过目。”

柳承珏看也没看,偏头问杜夫人:“夫人摁个指纹吗?”摁了指纹,就是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的。

杜夫人没有半分犹豫:“妾摁。”不把钟家推出来,他们杜家可摘不干净。

等她摁了手印,柳承珏面带笑意:“多谢夫人了。”他掸了掸那份笔录,小心翼翼地夹在一份空白的折子里,打算连夜呈送给云骁帝。

杜夫人不敢看他眼中的肃杀,赶紧告辞从大理寺出去。

……

几日后,皇宫,御书房。

钟贵妃哭哭啼啼地跪在珠帘外的石阶上,秋雨落下,一滴滴打湿了她乌亮的发髻:“陛下,杜家是在诬蔑,他们在诬蔑妾的娘家人啊……”

这不是她头一次来找云骁帝为钟家说话求情了,大概是第三次了吧,云骁帝多少有些不悦:“朕不是让大理寺详查此事呢吗?”

查清楚了,谁诬蔑谁,谁受了冤枉,早晚能弄清楚,更何况,他和大理寺并没有拿钟家怎么样。

大太监李桐:“老奴去请贵妃娘娘先回宫去。”

云骁帝看着手里的折子“嗯”了声,批完这些折子,他想到魏贵人那里去过夜,今日精神头好,想痛快折腾一回。

比起钟氏,还是魏氏疯起来更有滋味儿些。

出来传话的李桐呢,一想今儿是九月二十六,按照日子轮到钟贵妃侍寝,于是悄声劝她道:“娘娘,今晚陛下该去您那边了,都这个时候了,您还不快回去梳妆打扮吗?”

一语点醒钟贵妃,她瞬间收了眼泪,巴巴地往御书房看了一眼,回沐宸宫去了。

云骁帝看完折子,对李桐说道:“朕今日不想去贵妃宫里,想去看看魏贵人,你打发人同她说一声。”

李桐:“……”

钟贵妃回到沐宸宫之后又是沐浴又是浑身擦粉,等啊等啊,望眼欲穿,结果等来一句“万岁爷今晚不来了。”,气得她白眼一翻,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第二天,她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等云骁帝去上朝的时候,跑到魏绿衣的宫里大闹了一场,把魏贵人弄了个没脸。

魏绿衣昨日把云骁帝伺候得无比尽兴,正想着位分该动一动往上走一步了,怎会把钟贵妃放在眼里,跟她那是万般拱火,一会儿笑话钟贵妃年老色衰,夜里跟皇帝翻云覆雨不丝滑,一会儿说钟家连准太子妃卫容与都敢动,活腻歪了,早晚落得个门第零落的下场……反正什么难听她捡什么来说,一句句跟刀子似的扎在钟贵妃的心上,把人气的直接晕厥过去,抬着出去了。

不仅如此,她还扯烂了衣裳披头散发跑到姜太后那里去告状,对于姜太后来说,这两个全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作一个蠢,没有一个她不烦的。本想各打五十大板训斥一顿,但想着钟氏先后诞育乐两位小公主,看在孙女的情分上,她安抚了钟氏两句叫回宫歇着:“瞧这脸色黄的,还不回去好好保养。”

钟贵妃哭着回她的沐宸宫了,回去后在宫里各种寻死觅活,不安生。

而后,姜太后冷了魏绿衣好半天,才叫她上前伺候漱口:“昨夜你使了什么狐媚子手段把皇帝勾过去的?”

魏绿衣不敢顶嘴,心中万分委屈:是万岁爷自己去找她的,怎么她就成了狐媚子。

“以后再叫哀家知晓这种事情,”姜太后狠狠地训斥她:“要你好看。”

“是。”魏绿衣低声应道。

她回去是越想越烦躁,于是想放大招,拿了三尺白绫学话本里的女子悬梁,想死是假的,让云骁帝心疼她才是真,可是魏绿衣自己和她身边的宫女都没经验,把白绫搭在房梁上就开始大喊大叫,把姜太后、裴皇后还有在东宫念书的太子秦衍都惊动了,动静很大很大。

姜太后更是亲自到场,看着搭在横梁上的白绫怒道:“魏贵人果真想死?哀家来教你。”

说完,她命太监把白绫打了个死结:“魏贵人便把脖子伸进去吧。”魏绿衣吓得浑身抖如筛糠:“太后饶命,贱婢再也不敢了。”

姜太后给太监死了个眼色:“你们把魏贵人扶上去。”

几名老太监押着魏绿衣,硬生生把她的头塞进了缳里,不管她如何哀嚎,放手任凭她双脚离地悬在空中濒死挣扎。

眼瞧着魏绿衣的脖子都快折断了,裴皇后于心不忍地说道:“太后,饶她一命吧。”

姜太后看了她一眼:“裴皇后真喜欢做好人啊。”她又观摩了片刻魏氏的丑态:“放下来。”

好歹没让魏绿衣死透。

“皇后,哀家责罚了魏贵人,”姜太后又道:“钟氏那边,皇后瞧着办吧。”

坏事不能都让她一个人来干。

裴皇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姜太后的法子炮制一番,惩戒了钟贵妃。

……

与此同时,麟德殿。

杜锦成当上右相后,立马着手今秋各府怎么征收赋税的事情,他先是提出效仿前左相文婴鼓励屯田、奖励农耕的办法,让各府新增人口的同时增加耕田亩数,被群臣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后,又提出了征兵丁的办法,被云骁帝质问养兵丁的银子从哪里来,他又卡壳了……

后来,杜锦成又说让左右丞相和六部尚书、大理寺卿、京兆尹等人一块来决策此事,并问卫景平:“卫大人对此事从头至尾一言不发,不如请卫大人也参与进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黄书【dahuangshu.cc】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403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浴火重生 连载 286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黄天秩序 连载 312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枯泽 连载 10万字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农民将军 喜欢响蜜鴷的纳兰
[历史]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江南狂少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