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黄书】地址:dahuangshu.cc
回到邺城之后,慕容昭翻身下马,和文卿一起牵着马进了城。
慕容俊有令,除非是军情急报,否则邺城中不许骏马疾驰,以免发生意外伤人。
慕容俊称帝已经有三年。他四处征战,前燕的国力日益强盛,逐渐和前秦东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前燕从地理位置上看,占据着今北京、河北、山东和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的一部分,西接前秦,平分黄河流域,与东晋以淮水为界。
这个位置算不得好。那个时代,北方公认的政治中心是长安,南方则是金陵,这两个都城分别属于前秦和东晋。
所以很显然,前燕在军事推进上,既要西征,也要南下。
段氏在青州,属于是慕容俊眼中大燕的王土,慕容昭也坚持要先清剿他们,然后再图谋后面的事。包括慕容垂慕容恪等人都这么认为。
所以这一仗,是一定会打的。
慕容氏在扩张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少汉化改革,慕容昭评价为既取其精华,又取其糟粕。
鲜卑人推崇能力,部落首领实力为尊,自慕容廆开始却要学汉制里的嫡长子继承制。
慕容家的人生性好斗桀骜不驯,因此“立嫡”还是“立贤”这个在汉人政权尚且有不少争斗的问题在前燕更是上演了很多你死我活的悲剧。
其实像他们这种所谓“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蛮人”的人,要比已经实现中央集权的汉人受到母系氏族的影响更深。
但那点儿影响,也几乎不可见了。
还有九品中正制,他们也是学了个十成十。汉人士族在前燕是有优待的,隔在寒门与门阀之间的壁垒并没有因为东晋南迁而改变。
最能体现门阀士族政治的一句话是“王与马,共天下”。
这种共天下,不仅是皇权被削弱,中央集权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门阀贵族把持着朝堂,堵死了寒门升迁的道路。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指望士族出身的人个个勤奋上进,忧国忧民呢?不过是养出了一大群无用的食利阶层。
现在的东晋王室,根本没有能力把刀动到这些人身上。他们的利益深度绑定,没有门阀支持,司马氏什么也不是。
这也是慕容昭对慕容俊的政策有所不满的地方,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算是外来人,前期要稳定政局,还得依赖这些人。
话虽如此,但是放任士族坐大是肯定不行的,这些人可以在司马家的朝堂里呼风唤雨,在大燕不会。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统编户口,兴修水利,创办学校等等。慕容家的人是有几分本事的,不然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慕容昭想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在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精华。
此时已经入夜,邺城灯火通明颇为繁华,慕容昭一路上收到了不少善意的笑容。
“小昭儿回来啦!”远方站着两个人,见着慕容昭来,立即向她招手。
“小姑!”慕容昭也向喊她名字的女人招手。
那是她的小姑,慕容皝的小女儿,前燕的长公主,封号是骋阳。
慕容皝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拓跋什翼健,另一个就是眼前的女子了。
骋阳公主名叫慕容徵,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
究其原因,一个是前燕灭亡的时候她还很年轻,另一个则是她没有和姐姐一样嫁给其他政权的帝王为后妃,所以史书虽厚,却没有薄薄一页纸上的一角位置给她。
但真正身处这个时代,身处慕容氏的慕容昭才知道,自己的小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慕容徵只比自己大6岁,今年刚刚满18,但是和她这一代有卓越才华的兄弟一样,她也是一个天纵之才。
她的天赋在兵器设计上。比如慕容昭用来杀狼的匕首,就是慕容徵亲自设计出来的。
匕首的刃更加薄,但是也更加锋利,非常适合近战搏杀和刺杀。
站在慕容徵旁边的是崔不去。没错,就是那个一度力压王谢被称为第一高门的崔氏。
崔不去是博陵崔氏的女儿。在东晋南迁的时候,崔氏并没有全部跟着跑,有的族人选择了留在北方。
由于博陵崔氏名望卓著,慕容俊在占据今河北、山东的部分地区以后,对崔氏人颇为礼遇,让他们入朝为官。
崔不去名叫“文”,“不去”是她的字。这个字也取得颇有意思,她及笄取字那一年,也就是公元350年,琅琊王氏的人给她的父亲修书一封,劝他南下。
她的父亲崔研当即回书回绝了这个建议。
“崔某居博陵数十年,实不忍弃。王兄美意,愧不敢当。他日重逢,必携酒登门,与兄不醉不归。”
写完以后,崔研看着封好的书信,又自言自语道:“庸碌之辈,崔某不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十六国】大燕女帝》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