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黄书dahuangshu.cc

第十二章

搬出镇北侯府的名义无非是为以势压人,好在目的是达到了,第二天一早,冯礼就带着房契上门了。

当然,卫蓁给出的价钱也是远高于市价的。

房契拿到手,紧接着就是整理后院,池塘填平,假山移除,倒是左边有一片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竹林,卫蓁没舍得让人砍掉,反正挨着墙,影响不大,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留着就留着吧。

后院清理干净,可以建窑了。

经过一番思考,卫蓁决定先建两座窑炉,一座馒头窑,形同燕景云私设的圆窑,另一座建蛋形窑。

蛋形窑是在后世在圆窑的基础上改进演化而来的,窑身如半个瓮俯覆,又似半个蛋形覆置,也像一个前高后低的隧道。好处是这种窑主要以柴做燃料,单位耗柴量低,产品质量还高。

这样即使外出寻找煤矿的人最终未能完成任务,也能烧出符合标准的瓷器。

卫蓁将图画好之后,交给了手艺精湛的师傅,她舍得花钱,雇佣的人也多,两座窑炉很快就建成了。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她招不到会烧制陶瓷的师傅。

这个时代,是很注重手艺传承的。烧制陶瓷,在当世是一门绝对高端的手艺,往往被官窑的匠人所掌握,少数不在官窑的陶瓷匠人,则被世家大族握在手中。他们的技术只会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在他们死后,由后人顶上他们的位置,继续为皇室贵族干活,一代又一代,手艺从不外传。

此时,开阔的后院内只有她和红袖、绿荷三人,也就不用顾忌什么了。她直接拉着两个小丫头和自己一起拉坯。

然后,只见还没做好的碗边就缺了一大块——她的力度没掌握好,有一块黏土给直接掰掉了。

又过两天,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下旬,实在不能再拖了,卫蓁思来想去,索性决定自己动手。

卫蓁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他们真的找到了。

招陶瓷匠人困难重重,但派出的一拨人给卫蓁带回了好消息——他们找到了瓷土。

拉坯听起来专业,其实就是将溼潤的黏土放在一个木质转盘上,然后随着转盘不断转动,让泥团在自己的手中逐渐形成器具的模样。现代在介绍瓷器的制作程序时,这一步往往是最常出现的场景,也是为人所熟知的流程。

院中两座窑炉相对而立,窑前还有众多制作崭新的工具。

此时的卫蓁,真的是一筹莫展。

烧制瓷器最好的是用高岭土,这种土色白,且质地细腻,但一般只产在南方。其次,就是用瓷土。最普通的是用黏土烧制,不过黏土烧成的瓷器无论是在色泽,还是质地上,都要差上许多。

但碗周还是厚薄不匀,于是,她食指搭在碗沿上部,大拇指小心支着碗沿下方,让碗周嵌在自己两只之间,好让其更加平滑均匀。

半晌,卫蓁长舒一口气,望着手里的一滩烂泥,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卫蓁看过相关方面的纪录片,对此并不陌生。她一边回忆着纪录片里老师傅的动作,一边把手里的黏土放在转盘上,双手微拢,任黏土随着底部木轴的转动在自己的手下慢慢成形,化作一个碗的形状。

但是没关系,一块黏土是可以重复捏好几次的。

她把手中化作两半的黏土合在一起,沾了点水抹上,让泥团保持溼潤的状态,复又放在了转盘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拉坯。

卫蓁:……

因而,市面上根本找不到会这门手艺的匠人。

纪录片里老师傅们驾轻就熟的状态,让她有了一种“这个好像我也行”错觉,但根本不是这样!连续五块黏土,她坐的腰酸背痛,手指打颤,但泥团还是泥团。

为了找煤矿,她派郑远在城内雇了好些人手,分别前往不同方向,这些人除了寻煤,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找瓷土。

卫蓁原先还想着借宋安来帮忙,但是燕景云不在,曹管事没这个权力,郑远也被她派出去了。

高岭土也算是瓷土的一种,但它属于南方特产,瓷土则是南北都有,顾名思义,这种土就是用来烧制瓷器的,可以说是烧瓷的绝佳材料。

先行找到瓷矿的人已经运回了一批瓷石,此时正堆在后院,但卫蓁是第一次自己动手拉坯塑模,她暂时不打算动用瓷土。而且要用瓷土拉坯,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序就是练泥,直接从矿区开采回来的只是瓷石,瓷石要变作瓷土,还需捶打敲碎,加水调和等等程序才行。

偷偷看了眼两边的小姑娘,嗯,跟她也就是个半斤八两吧。

原本想着大干一场,做出精美的瓷器震惊世人,结果倒在了第一步,那就这样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折芦北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折芦北渡的小说《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折芦北渡并收藏《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最新章节。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李念意外穿进一本名为《庶子风流》的科举文中,成了伯爵府里的嫡长孙裴少淮。原文中:男主裴少津是庶出,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科考一道上步步高升,摘得进士科状元,风光无两。反观嫡长孙裴少淮,风流成性,恣意挥霍,因嫉妒庶弟的才华做尽荒唐事,沦为日日买醉的败家子。面对无语的剧本,裴少淮:???弟弟他性格好,学识好,气运好,为人正直,为何要嫉妒他?裴少淮决定安安分分过日子,像弟弟一样苦读诗书,参加科考,共复

MM豆 全本 147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坐望敬亭 连载 343万字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998 全本 9万字

国医
国医

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被开除,也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穿越。方洲就是其中一个。他穿到了修真界,花了五百年,完成了从医宗三等杂役到长老的完美蜕变。现在,他穿回来了!#主角会进入医院工作##日更,一般中午十二点更新,最多推迟到晚上六点#张嘴吃安利~星际第一制卡师国师大人重生日常小爷七零年代重生日常快穿之登高临下炮灰为王[快穿]势不可挡[快穿]求你别秀了……

甲子亥 全本 81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07 22: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