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姨,这是我给您煲的骨头汤,您尝尝。”赵远放好挡板,把汤给方瑞琴盛出来。
“好,好,谢谢你。”方瑞琴嘴上答应着,眼睛却盯着一旁的姜凭,欲言又止。
“姜凭他其实很担心您,就是不好意思说。”赵远瞥了一眼姜凭,悄声道。
奈何姜凭耳朵极尖:“赵远!”
“我什么都没说!”赵远立刻举手投降,把手里的保温盒放在床头柜上,“你人都来了,我不说阿姨也知道是不是?”
“是,小赵说的没错,凭儿,谢谢你来看妈妈,妈妈特别高兴!”方瑞琴笑眼弯弯,连带着看赵远也像看儿子似的。
“都住院了,有什么可高兴的!”姜凭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的,气呼呼地站起来,憋了一天一夜的话脱口而出,“顾崚都跟我说了,都是因为你不好好吃饭才会低血糖,你要是再这样,以后、以后我再也不见你了!”
二十五岁的人,说出来的话却还是像个赌气的孩子,方瑞琴笑得见牙不见眼。
赵远忙对她使个眼色,方瑞琴这才回过神来,连连保证:“妈妈做得不对,以后一定改正!”
她话音一转,又道:“可是妈妈不会做饭……”
方瑞琴望向赵远,赵远立刻心领神会:“我很会做饭啊,阿姨有空的话,可以来一起吃。”
于是两个人四目放光地看向了姜凭,一瞬间病房里都亮了。
姜凭怀疑地打量面前两张写满期待的脸,片刻后他突然一笑:“想吃赵远做的饭?可以啊,那以后就不要叫阿姨了——”
此话一出,方瑞琴和赵远不由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姜凭什么意思。
“都吃你做的饭了,还不改口?”姜凭冲赵远眨了眨眼睛。
赵远猛地反应过来,扭头去看方瑞琴,声音微微发颤,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紧张的。
“妈。”
方瑞琴也红了眼睛,忍不住抬手按了按眼角:“哎!”
看着这一幕,姜凭悄悄擦去眼角的湿润。
“凭儿,以前的事是妈妈不对,妈妈对不起你……”
姜凭忽然发现方瑞琴的鬓角不知何时生出了几缕银白,他心里一酸:“赵远教会了我一件事,家很重要,家人也是,以前的很多事,你们有错,我也有错,我可能没办法变成你们期待的懂事乖巧的儿子,但我现在想试试变成不那么讨厌彼此的家人。”
方瑞琴的脸庞憔悴,唇色苍白,姜凭强忍着眼眶里的湿润对她笑:“妈。”
尽管努力克制,但这一声喊出,母子俩还是情不自禁,潸然泪下,连着赵远也跟着眼中带泪。
整整十年,从方瑞琴离开姜家那天起,她就再没听到过这声“妈”。
好像一夜之间,她与儿子中间就筑起了一堵高墙,她进不去,姜凭也不肯出来。
“凭儿——”
方瑞琴张开双臂紧紧地搂住了姜凭,像是怀抱着失而复得的宝贝。
赵远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羡慕,下一秒,方瑞琴抬手将他也搂进了怀里。
“你们俩都是我的儿子,一定要好好地走下去,妈妈希望你们都能幸福快乐。”
“好。”赵远紧紧抿着唇,拼命点头。
一只有点凉的手悄然握住他的,两只手十指相扣,像紧密缠绕的命运,不再分开。
哭过一场后的三人都有点害羞,彼此躲避着眼神,方瑞琴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来,对赵远说:“小远,你帮我到柜子里拿一下我的包。”
赵远依言拿来了一个黑色的皮包,方瑞琴接过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红色的盒子:“这是当年我结婚时姜凭奶奶亲自给我和他爸爸的,姜家的传家宝,辟邪保平安的。”
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块碧色的玉佩,光泽天然,笑意盎然的弥勒佛栩栩如生。
“这——”姜凭面露疑惑,从脖子里拉出一段绳子,露出上面栓着的玉观音,“怎么跟我的玉这么像?”
方瑞琴笑道:“因为这两块玉本就同源,是用同一块玉石雕刻而成的一对玉佩,一代代传下来的,当年你的这块给了你爸……”
“不对,我这块是奶奶给我的!”姜凭立刻否认。
“那时候你还没记事呢,半夜发高烧送到医院,烧退不下来还一直哭,你爸急得不得了,你奶奶说会不会是小孩子撞邪了,一下就把这玉摘下来挂你脖子上了,结果你还真的不哭不闹,烧也很快退了,你爸觉得这玉能保佑你,就给你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