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第1/2页)

道德经讲义 空净师 加书签

空净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黄书dahua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音令人耳聋,】

“五音令人耳聋”,声与音合称为“声音”。古有“声五音八”之说。声为本,出于五行;音为末,象八风。“五音”者,即宫、商、角、征、羽。“宫”在五行为土,在五德为信,在七情为思。“商”为金、为义、为言。“角”为木、为仁、为貌。“征”为火、为礼、为心。“羽”为水、为智、为听。能听音者,谓之耳根;能分别五音者,谓之耳识。

当耳未听处在空静之时,虽无外音接耳,却能在静到极处时,察听五音之正。若听觉常被凡音染惑,迷逐于世俗繁杂浊音,则静听之神机必被干扰,耳根不能清静,听觉不能遍满大千法界;内听的真空设施,不能通彻宇空的大音希声,不能听高维空间的无声之声。人若经常耳随音去,心随音飞,身中之真气必然随听而散,体内的能量必然随声而耗。虽天之五音当前,不能辨别;虽有耳听,亦如无听。“五音令人耳聋”之义即此。

五音含五行。音乐是阴阳五行的外在表现,不同的音乐旋律,可以对人的心神起到不同的用。激昂、豪放的音乐,可以激励人的意志;节奏过快的音乐,可使人心颠狂;糜糜之音,可令人精神消沉低迷;悠扬平和、美妙悦耳的音乐、歌曲,可以涵养心性,使人心态平静,使体内的五行趋于平衡。故古医学有“音疗”之法。

古人制礼乐,是为了规范天下人伦道德的长幼秩序,维护社会的有序化。创音乐,是为了陶冶人的心性,使人狂燥不安之心,趋于中和平静。故古典传统的民族乐曲,乃至琴棋书画,皆有悠扬雅尔、令人愉悦的属性,道性之美,深含其中。欣赏音乐是一种道味的美好享受。丝弦之韵,筲管之声,古圣亦所不厌。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一些名曲仍令人听之不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今人多喜欢音调强、节奏快的音乐,诸如摇滚乐、迪斯科之类的音乐歌曲,普遍流行。这正反映了现代人心理的狂燥不安,借此以宣泄其心中的烦闷。但同时也在损失着体内大量的精华物质,更损伤了温文尔雅的自然本性。倾一己之精神,取片时之快乐,而耳灵之内蕴精华,尽驰于外,而致耳聋,实是可惜!

人能了悟肉耳非耳、尘音非音之理,能做到“非礼勿听”、“听而不闻”,耳根即可清静。对那些赞美之言、恭维之言,乃至不善之言、是非之言、侮辱之言……,统统“这个耳朵进来,那个耳朵出去”。不入耳识,不辨好恶。久而习之,后天即可复返先天,清静妙音,自然可以不听而自听。

耳根通肾,耳为肾窍,听音过多,必然伤肾。尤其是好听那些节奏强烈、狂燥、淫邪、怪声怪气之音者,必然祸乱心神,耳必受损。不仅不能听无声之声,乃至损伤后天耳的生理功能,使听觉失灵。故曰“五音令人耳聋”。

“于无声处听惊雷”。是说在无声之处,隐寓着天音希声,只有“常不听”才能听。修道就是苦中求乐,能知其乐,不见其苦。世人皆贪荣华,迷惑声色,肆情纵欲,寻求刺激,看起来是强欢乐,实质上是造诸般苦。修道者是先苦后乐,常人则是先乐后苦,人当明悟而慎择之。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者,酸、咸、甘、苦、辛是也。万物皆有五种元素,皆有其味。凡是可饮可食之物,皆有五味。舌以得味为尘。舌有先天后天之分,味有道味世味之别,物有五味之性。人能分别滋味者,乃是舌识的功能。人能识别道味者,则是靠舌的先天功能。人能知物之道味者,乃是人之正性也。舌识非性,不具有知道味之体。识性非味,不能有舌识之用。舌的先天之性好淡,若长期被浓食厚味所摄,性迷于味,味乱其性,所以贪滋好味,贪浓味者,口中之正味必失。

“口爽”者,舌神亡也。是指口腔舌头的味觉出了毛病,而不是爽快的意思。古代医书所称的口爽,便是口腔乏味,食欲不振之意。口之于味,在于五味调和,清淡适节,圣人亦所必需。如若贪口腹,好滋味,偏滋偏味,乃至一箸数金,一餐万费,只知利于口,却不知害于心。岂知人心中有无限至味,不肥腯(tu,古时祭祀用的猪)而自甘,不膏梁而自饱。

“五味令人口爽”,是说人若过贪五味之食,容易导致口舌糜烂生疮。人若长期嗜好五味,则舌神必亡,所谓“口爽”,即丧失舌的先天功能,丧失道味之义。世人皆好美味佳肴,却不能识辨五味的益害与善恶。孔子曰:“饭疏食饮水,而乐在其中。”

可见孔子深知“不味”中之真味,即道味也。万物皆为道所生,皆有其道味。人之食物,五谷蔬菜等素食,皆含有天地元气,虽咬菜根,淡中亦有道味。心不贪世味,舌不执厚味,不偏不嗜,百味皆空,则道之真味即生,诸病不起,可不乐乎!

修道如煮菜,火候不至,五味不调,其味不佳。然不可就此罢,必待炖熟,方可美味在口。否则,自暴自弃,千生万劫道业休矣。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走马急速谓之“驰”,驰马直走谓之“骋”。“驰骋田猎”,即骑马在山林田野里打猎。田猎一事,原为先民们为除残去害,乐业安耕起见。上古时禽兽多,经常出没于田野,危害人身安全,糟踏庄稼田禾。为了护田,或围之于田野,或围之于山川,骑马东奔西走,是为了驱散野兽之危害。后世人寻求剌激,贪食野味,将狩猎为取乐享受的手段。这种骑马追杀动物的行为,必会引起心动神驰,一往一来,驰骋奔波,耗精累神。

天有好生之德。凡狩猎杀生害命者,即是暴戾性天之时,其身狂,其心亦狂。使慈悲天良心丧失,杀性大增,野性大发。万物皆本天地一气而生,所秉之气,虽有清浊偏正之不同,物之品位秉性虽各有异,但其根体与人相通,故杀它之命,即杀己之命。

人与万物皆由太极阴阳之气构成其形,同具有天性之命。若能以己之性命,观他物之性命,皆是同体同根,都有贪生惜命之心,何能忍心杀它之命来享己之乐?将心比,都一理。能生慈悲之心,自然不会再做打猎害命、自造罪业之事。人要学道,慎勿怀杀念。一切诸众生,皆贪生怕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轻于众生之命,而心贪口腹,乐杀害命。若能怀恻隐之心,心想动物惨死时的痛苦状,必当不忍啖其食,以证其慈悲行。

空净师云:“不信自然无以明,醉生梦死混人生;消尽宿福造新业,不知身后堕(duo)沉沦。”

混命,是当前多数世人对待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态度。人们过度地沉迷于四大假合,在混命的总潮流中虚度一生,大多数是在自覚或不自觉地积福或造业,糊糊涂涂地走完自己的人生。这些人恶业或善业的积累,果报的享用,都处在一种被动的总趋势中,由其本因中善恶因子含量的多寡,内因中心性修为水平的高低,外因中社会的影响、家庭教育等多种集约因素所决定。但有一条不可改变的定律:不戒杀者,将来的去向一定不妙!是珍惜人生难得之机缘而增福消业,还是醉生梦死而消福增业?唯看己之心念而已,一念之差常至万劫难复。

混命者大多不相信自然万物都是显隐共存,不相信物质不灭定律,不相信除了肉体之我的客观存在之外,还有一个信息状态之我真实地存在着。这种不信自然,从根性上分析,是其本体元性在往昔时空流浪生死中,灵光损耗丢失过多,或是长期进入动物、植物生物链中滚爬,所以不明因果,不能正确对待人生。

不杀生、不食生是修真者重视生态平衡的重要戒律,亦是先贤们用大智慧观察众生全息因果律之后,而提出的免造大恶因的重要措施。俗话说“万物有灵”。如果大肆杀生,生物链被破坏,其生存环境丧失,本应逸入空间之灵而挤入人群,必然导致人类品质的下降,杀生者自己的去向也必不佳,从而进入三大生物链中他负债最多的物类中生灭流转,可不畏乎!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难得之货”,即金银珠之类的稀有财物。“妨”者,伤害之意。伤于己或害于人,皆谓之妨。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其义是说,世间一切珍宝奇物,金银钱财,珠光宝气,都是天地灵气的精华,稀有难得,所以世人都有追求之心。凡是难得之货,人若贪之不义,得之不善,则祸辱必生,遭人忌妒,招贼之扰,谋财害命之事,皆由此而起。贪得无厌,追求难得之货,是世间一切罪恶之源。俗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说。钱财有两重性,既可利益养人,也能伤害人的心身性命。故太上在此以“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之句,以警诫世人。

上士积德,下士贪财。贪财之人,昼不能息,夜不能寝,唯虑财货不足。难得之货,皆是身外之物,亦是伤身之祸胎。故人应视金钱财宝为粪土,视富贵为浮云。重道德,轻财物,去贪欲,淡泊难得之货,何有行妨之害?难得之货,最能诱人邪念,勾人心魂,使人行为不规,做出伤天害理之事。综观世间的种种罪恶,贪污盗窃,谋财害命,工于心计,投机取巧等等,皆因贪财之心肆起,其后患不仅害己害人,而且为害社会。

有人说:“现在是金钱世界”,人们崇尚拜金主义。金为万宝之王,故世人视金为“至宝”。金之为宝物,其质性不怕火炼,不怕水浸、土埋、木压,故为五行之王。金性之灵,任毁不灭,故佛称为“金身”,道称为“金丹”。金居尊贵,流通无碍。“金母”能生“金子”,金炁为万灵之主,故称金为“金母”。万物的灵性,即一团金光,所以原灵以金为母,以示灵性如金不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道德经讲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空净师的小说《道德经讲义》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净师并收藏《道德经讲义》最新章节。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7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浴火重生 连载 286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柠檬213 连载 298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历史] 大明至圣 一叶一钢筋
[历史] 最终反击 水边梳子
[历史] 无赖帝师 天舞野望
[历史] 唐时归 长迷
[历史] 回到明朝当太子 淡墨青衫.QD
[历史] 三流书童 LF无名
[历史] 三国云飞扬 燕云
[历史] 从来没有的帝国 古月川页
[历史] 千年军国 行者雷昂
[历史] 樱花下的血刀 雪夜中的十三
[历史] 异域人生 西北苍狼
[历史] 乱世妖娆王 双子山
[历史] 明风万里 石头比较多
[历史] 宦海风流 天堂发言人
[历史] 医入白蛇 杏林庸医
[历史] 宗明天下 七帅
[历史] 明末第一强藩 日日生
[历史] 异域纵横记 文衍
[历史] 乌衣天下 南明鲤火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0 1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