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

崇祯皇帝为了自保尚且亲自促成保皇党的成立,倪元璐和蒋德璟若不成党,在这烂透了的大明朝堂之上又何以自保

这不过是时势逼人强,崇祯皇帝表示理解,并且根本不会以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衡量一个臣子能否为自己所用。

听倪元璐这意思,似乎是对增设东北、西北两大营的政策非常看好,又在督促自己把东北大营一块搞起来。

崇祯皇帝想了想,却是说道:

“倪爱卿说的朕都明白,不过大明已今非昔比,京师各地处处需要银钱,兵员不足,军械未成,此番朕增加文武百官薪俸,暂时增置西北大营以剿顺贼就行了。”

说着,崇祯皇帝看向曹化淳、李若链等人,言辞道:

“此次建奴入寇,朕一直未能得到任何消息,想来必是朝中出了奸佞之徒,此事便是其一。着厂卫彻查,一旦查出任何蛛丝马迹,给朕顺藤摸瓜,沾上关系的都揪出来”

“其二,朕此前下诏撤京畿防兵聚于京师,不少百姓都因此遭了难,朕决不能就此罢,此事着工部办理,在京城各门外增设粥棚救济难民。司礼监拟诏,京畿各地均照此办理,将百姓的安居放在第一位。”

“翰林院的学士们在京闲待着也无甚么事情,领着薪俸不做事,就在门外给他们搭个棚子,太祖爷的大诰在京师每个门旁侧都挂上,让他们待在在那给百姓讲解大诰的内容。”

“讲得好的,朕另有升赏”

第一百二十七章:帝党

“其三,便是范永斗这八家贼商的事,银子虽多,并且目前看来是源源不断,但这个账是只出不进,不能只靠这几家贼商的产业过活,朕欲设皇庄,不过”

“各地尚有天灾,设西北大营后每年军费又要有多少倘若再同设东北大营,这点银两怕也用不了多久,好钢要花到刀刃上,除兴建西北大营之外,银两便优先用于安置各地难民。”

“其次,由兵部牵头,尽快补齐京畿各处留守官军的积欠军饷,责军器局、兵仗局加班加点打造,招募的新军将士不能还用老旧的盔甲和刀枪。若是新军都装备上了,供给来京的勤王官军即可。”

“至于京畿一带因为朕旨意而流离失所的百姓的赔偿一事,一应支出皆由皇银内帑出算,此次各种银两支出一概由厂卫负责记录、监督,每一笔的去向朕都要知道”

“若有人敢从中牟利,剁手、跺脚,就给朕在他们家门口挂上三日,以此为诫”

不得不说,东林党不在了,少了来来回回的攻讦过程,这议政的进度也就快了许多。

崇祯皇帝一件件的提,臣子们则是认真商讨应对和处理之策,并且崇祯皇帝根本不像风传那般刚愎自用,对倪元璐或者蒋德璟等人提出的建议都会认真考虑,然后才会根据情况下命令。

等周围众人全部没有异议,崇祯皇帝继续说道:

“还有,着户部拨款增加养济院在京的房屋,用于安置京城内外的孤寡老人,如果是父母双亡的孩子,就接到幼军营好生照料。”

“眼下清虏虽然退去,城外到处都是勤王大军,也算比较安全,最好将城外废弃的村庄也重新建起来,将朕的口谕捎给新上任的顺天府尹,这件事就交给顺天府衙门去办。”

“京城内外流民多了,青皮和地痞的数量也就多了。方正化,等会出去你便亲自去一趟五城兵马司,告诉他们要加大排查力度,顺便问问各处衙门的情况。”

“蒋爱卿你也别闲着,出去以后便亲自去翰林院和国子监,让那些闲得发慌的的士子们下到各处衙门,帮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衙役们将难民记录造册。好生做点实事,别整日在那喊什么桀纣昏君的屁话”

说到这里,内阁首辅魏藻德总算是找到可以插话的地方,赶紧站出来笑着道:

“昔日汉武帝创立幼军,这才有后来羽林军之威名,如今圣上设此幼军营,于汉武之幼军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营日后必为我大明之羽林军。陛下圣明”

魏藻德这话就属于赤裸裸的拍马屁了,蒋德璟等人深为不齿,但又不好多说设么,只好是跟在下面赔笑,说全都是皇帝一个人圣明。

崇祯皇帝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马屁,自然是稳稳当当接下来。

不过扪心自问,设这幼军营的时候崇祯压根就没想过汉武帝什么羽林卫的事儿,纯粹是想把这些孩童统一安置起来。

一来可以以此鞭策将士为自己效力拼死,二来则可以让无家可归的孤儿好过一些,这也方便管理。

这文化人毕竟还是文化人,魏藻德也不愧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居然直接想到汉武帝那块去了,一个不注意就是一顿猛拍。

魏藻德都这么说了,崇祯皇帝也没什么好推辞,在众人面前脸不红气不喘的把这英明神武的面子扛了下来,义正言辞的道:

“这点小事儿你知道就行了,还说出来做什么”

魏藻德深深为崇祯皇帝脸皮之厚所惊,当下也是跟着堆笑道:“陛下说的是。”

“今日就先这样吧,相关的事儿你们再到偏殿议一议,最后让王承恩呈给朕就行了。”

“诸位,圣上把咱们打发到这里来,可是都明白什么意思”王承恩最后一个出冬暖阁,来到偏殿之后虽然还是满脸笑容,但说出来的话却显得警告意味十足。

蒋德璟站在最左侧,看王承恩似乎是不经意间扫过来的眸子,自然也是明白这老家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实今日崇祯皇帝能把蒋德璟和倪元璐留下来议政,这便已经说明了拉拢之意,当然,这话是不可能身为皇帝的拉下脸自己去说,自然有下面的鹰犬代劳。

蒋德璟能做到内阁次辅这个位子上,可不仅仅是靠的刚直不阿,真到了该选择的时候照样不会含糊。

此刻他看着另一侧的倪元璐,却是什么都不说,含着笑静待下文。

魏藻德毕竟是内阁首辅,虽然在崇祯皇帝面前除了拍马屁以外什么建议说不出来,但这种时候却是不能再装傻了,说道:

“自那龚鼎孳等人密谋刺帝之后,咱们这位陛下就好像回到刚即位那阵子去了,乾纲独断哪。”

“本官把话说的明白些,现如今这满朝文武的身家性命,还不是陛下想留就留,想拿便拿诸位可要给自己选条路了”

魏藻德话说的明白,能混到这个地步上的谁都不会是傻子。

内阁次辅蒋德璟最近几个月对崇祯皇帝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开始觉得不过是个空有志气没有手段的热血青年。

这也不难理解,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这厮几月前便是辞官不干了。

然后自打崇祯十七年开始,这一成不变的看法逐渐变坏,嗜杀脸皮又厚的崇祯皇帝几乎成了堪比桀纣的昏君、暴君。

到现在,崇祯皇帝忽然变得这么强硬,而且脸面什么的全都给抛诸脑后,一切以利益为主,这对大明来说,未尝不是个好消息。

蒋德璟觉得如果皇帝是这样的,那大明还有拯救的希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黄书【dahuangshu.cc】第一时间更新《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史上最强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黄书只为原作者崛起的石头的小说《史上最强崇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崛起的石头并收藏《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九耳猫 连载 469万字

护心
护心

周也、侯明昊主演《护心》影视原著,《苍兰诀》之后,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末路穷途,他心我命,拼残骨,温冷魂。她想保护他,像个英雄!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逃出封印,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伺机取回龙骨。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让天曜看见了希望,决心利用她,寻残骨。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

九鹭非香 全本 59万字

庶子成皇
庶子成皇

小说《庶子成皇》是由崛起的石头连载的一本非常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庶子成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崛起的石头 言情 连载

大明1629
大明1629

穿越到崇祯二年,正值已巳之变前夕,萧亦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明末,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贼虏虎视眈眈。然朝堂之上依旧是党争不断、内斗虚耗,盛极一时的华夏江山已是岌岌可危!当此之时,一支铁军在小小的永安堡悄然破土。靖蔚州、定大同、开大阵、窥天下,在永安军的钢铁荆棘下,一幅辽阔的晚明战图就此展开!北风狂啸,山雨欲来,刀锋所向,即为大明!

崛起的石头 其他 连载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内有朝堂纷争,东林一家独大。外有强敌环伺,蒙古、女真争相叩关。中原腹地,流贼蜂起,千里尸骨山积,积重难返。李顺祖,一个前世的普通政府科员,阴差阳错来到五百年前的明末,成为宁远伯李成梁重孙,辽东总兵李如松长孙。他从没想过去做那个拯救天下的英雄,只是事与愿违。亲眼见到华夏土地满目疮痍,亲眼见到明末的贪腐成风,李顺祖愤而举起战刀。不忠皇帝,忠百姓。不救朝廷,救天下!......本书又名:《明末第一勋阀》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皇帝一病不起。楚、齐、浙各党在争斗中一败涂地,东林党人趁势崛起,众正盈朝。与此同时,建州女真席卷辽东,中原腹地十室九空,流寇纷起,人心惶惶。皇长子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口中高呼: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黄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00:51:26